一种高温材料屈服点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475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材料屈服点测试方法,涉及高温材料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并未考虑在不同温度状态,其高温材料的应力参数会进行改变,便容易导致其应力测试结果并不精准,且异常的高温材料便直接剔除,并未分析此异常的高温材料是否会影响正常使用,以此降低定量损失的技术问题,根据所建立的二维坐标变化曲线图,对不同停留温度状态下本高温材料的应力参数进行确认,再根据所确认的应力参数,分析判定对应的高温材料应力测试是否正常,若异常,则进行极限测试,分析异常的高温材料是否会影响正常使用,提升本系统的实用性,并不会因应力异常,造成不对此高温材料进行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损失。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损失。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材料屈服点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温材料测试
,具体是一种高温材料屈服点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550℃以上温度条件下能承受一定应力并具有抗氧化和抗热腐蚀能力的材料,适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重要承力结构件,高温材料包括高温合金、弥散强化合金、难熔合金、金属纤维增强高温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0003]专利公开号为CN111855434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材料屈服点测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装载试样:将试样装载在测试装置上;步骤2、加载应力:给试样加载一定预载荷;步骤3、模拟测试材料的服役环境;步骤4、测试试样在加载应力下的轴向形变量;步骤5、建立温度与轴向形变量的二维坐标图,分别标注最高温度点与升温轴向形变量、降温轴向形变量的坐标点,拟合得到两条对应的关系曲线,求得两条曲线的起始分离点,则为该材料试样在加载应力下发生屈服时的温度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降低了试验过程的最高温度环境时间和测试成本,获得的试验结果准确和可靠,保障高温材料使用的安全性。/>[0004]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材料屈服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需要进行测试的高温材料的表面图像进行获取,根据所获取的表面图像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属于此高温材料的体积参数,并将所获取的表面图像标定为待比对图像;S2、对需要进行测试的高温材料放置于密闭环境中,对此密闭环境的温度参数进行逐渐调节,并在调节过程中,确定温度改变周期,对高温材料的体积变化进行确认,建立温度与体积的变化曲线图;S3、根据所建立的二维坐标变化曲线图,对不同停留温度状态下本高温材料的应力参数进行确认,再根据所确认的应力参数,分析判定对应的高温材料应力测试是否正常;S4、对应力异常的高温材料进行确认,提取对应高温材料所生成的二维坐标变化曲线图,再根据二维坐标变化曲线图,获取对应高温材料的体积变化趋势,获取此高温材料的体积变化趋势区间,根据此体积变化趋势区间,对应力异常的高温材料进行极限测试,判定对应的高温材料是否影响正常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材料屈服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对高温材料的体积变化进行确认的具体方式为:S21、对密闭环境的温度参数逐渐改变,其中改变周期为T,且温度改变过程中,存在对应的停留温度,每组停留温度之间的停留时间便就是改变周期T;S22、对密闭环境中不同停留温度的高温材料的表面图像进行获取,将所获取的表面图像与步骤S1中所确认的待比对图像进行分析比对,确定异常区域,根据所确定的异常区域,获取此高温材料膨胀后的膨胀体积参数;S23、对不同停留温度状态下的膨胀体积参数依次进行确认,并建立不同停留温度与膨胀体积参数之间的二维坐标变化曲线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材料屈服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获取高温材料膨胀体积参数的具体方式为:S221、采用正确的图像获取姿势,对高温材料的表面图像进行获取,将所获取的表面图像与待比对图像进行比对,确定异常区域;S222、确定异常区域的第一区域图像,再对高温材料异常区域的对立面图像进行获取,将所获取的图像拟定为第二区域图像,且确定异常区域是否与高温材料边缘线相贴合,若贴合,则获取第一区域图像与第二区域图像之间的贴合区域图像,并将其标记为第三区域图像,根据第一区域图像、第二区域图像以及第三区域图像进行建模,获取异常区域的体积参数,若不贴合,则直接通过第一区域图像与第二区域图像进行建模,根据高温材料内部参数的宽度值,获取异常区域的体积参数;S223、根据所确定的异常区域的体积参数,对高温材料膨胀后的膨胀体积参数进行确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材料屈服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判定高温材料应力测试是否正常的具体方式为:S31、将不同的停留温度标记为TL
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明杜刘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微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