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玻璃以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色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玻璃以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玻璃是指在外加电场下,可见光透射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稳定地可逆变化并伴随颜色变化的玻璃,电致变色玻璃用于阻挡太阳辐射的热量,因此电致变色玻璃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及车船门窗等场所,用于对进入室内的太阳光进行选择性调控。
[0003]目前,电致变色玻璃的基本结构大多数是由两片玻璃基材和夹在其中的多层薄膜材料构成,由于每层薄膜材料大部分为纳米级厚度,而变色反应的快速和均匀进行需要五层薄膜材料配合,任何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变色效果,因此电致变色玻璃的制备过程非常复杂,大面积、高质量以及适于民用的电致变色玻璃的制备难度很大,目前还未突破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玻璃以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电致变色玻璃的制备工艺简单,能实现通电下该电致变色玻璃变色和复明的自主控制。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间隔设置的左透明玻璃基板(1)、光致变色玻璃基板(2)和右透明玻璃基板(3),并形成玻璃基板本体,所述左透明玻璃基板(1)右侧面镀覆左透明导电加热膜(4)且右透明玻璃基板(3)左侧面镀覆右透明导电加热膜(5),所述玻璃基板本体上端设有储流腔(6)且下端设有灯控腔(7),所述光致变色玻璃基板(2)与左透明玻璃基板(1)围成左空腔(8)并与右透明玻璃基板(3)围成右空腔(9),所述储流腔(6)内盛装紫外屏蔽溶液,所述储流腔(6)与左空腔(8)和右空腔(9)均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灯控腔(7)内设有用于对光致变色玻璃基板(2)照射紫外光的紫外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透明玻璃基板(1)、光致变色玻璃基板(2)和右透明玻璃基板(3)三者平行且竖直布置并且高度相等,所述左透明导电加热膜(4)右侧面镀覆左硬质透明保护膜(10),所述右透明导电加热膜(5)左侧面镀覆右硬质透明保护膜(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流腔(6)左侧设有左电控腔(12),右侧设有右电控腔(13),所述左电控腔(12)内设有左电控负压装置(14),所述右电控腔(13)内设有右电控负压装置(15),所述储流腔(6)与左空腔(8)通过左连通管(16)连通并与右空腔(9)通过右连通管(17)连通,所述左连通管(16)上设有左电磁阀,所述右连通管(17)上设有右电磁阀,所述储流腔(6)内的紫外屏蔽溶液用于依靠重力分别进入左空腔(8)和右空腔(9)内,所述左电控负压装置(14)和右电控负压装置(15)配合用于对储流腔(6)抽真空,使所述左空腔(8)和右空腔(9)内的紫外屏蔽溶液进入储流腔(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电控负压装置(14)、左电磁阀和左透明导电加热膜(4)分别通过相应导线与左控制触点(18)电连接,所述右电控负压装置(15)、右电磁阀和右透明导电加热膜(5)分别通过相应导线与右控制触点(19)电连接,所述左控制触点(18)和右控制触点(19)均接通外电源,所述左电控负压装置(14)与右电控负压装置(15)同时通电或断电,所述左电磁阀与右电磁阀同时打开或关闭,所述左透明导电加热膜(4)与右透明导电加热膜(5)同时通电或断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紫外灯处于灯控腔(7)内的左侧并称为左紫外灯(20),另一个所述紫外灯处于灯控腔(7)内的右侧并称为右紫外灯(21),所述左紫外灯(20)与右紫外灯(21)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左紫外灯(20)的照射方向沿右上侧方向倾斜,所述左紫外灯(20)用于从光致变色玻璃基板(2)的左下侧方向照射光致变色玻璃基板(2),所述右紫外灯(21)用于从光致变色玻璃基板(2)的右下侧方向照射光致变色玻璃基板(2),使所述光致变色玻璃基板(2)变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紫外灯(20)与右紫外灯(21)所发射紫外光的波长以及光强相等,所述左紫外灯(20)的照射角度在0
‑
90
°
之间可调且发射的紫外光强在0
‑
1000W/m2之间可调,所述左紫外灯(20)所发射紫外光的波长在200
‑
400nm之间,所述左紫外灯(20)通过左灯控开关(22)控制通电或断电,所述右紫外灯(21)通过右灯控开关(23)控制通电或断电,所述左紫外灯(20)与右紫外灯(21)同时通电或断电;紫外屏蔽溶液完全填充所述左空腔(8)和右空腔(9),太阳光透过所述左空腔(8)和右空腔(9),对波长在380
‑
780nm之间的可见光具有大于80%的透过率,对波长在200
‑
400nm之间的紫外光完全吸收;紫外屏蔽溶液部分填充所述左空腔(8)和右空腔(9),对波长在380
‑
780nm之间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紫外屏蔽溶液完全填充左空腔(8)和右空腔(9)时的透过
率,对波长在200
‑
400nm之间的紫外光部分吸收。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硬质透明保护膜(10)与右硬质透明保护膜(11)的材质相同,所述左硬质透明保护膜(10)为二氧化硅薄膜、氮化硅薄膜或镍铬合金薄膜中的一种;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云,官敏,齐帅,张丹蕾,储静远,王伟,于静波,李一哲,骈超,
申请(专利权)人: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