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缆表皮温度推断场强分布识别故障类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缆表皮温度推断场强分布识别故障类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气设备容量的扩大和社会对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对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电力电缆作为主要载体被广泛的使用。由于在敷设过程中选用理论数据设计电缆回路,使得电缆缆芯的理论温度和实际运行中表现出的温度有较大的差异,如何对现有运行电缆的温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提高电缆的容量利用率,准确快速的计算出,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0003]起初主要是通过在电缆内部埋设感温光纤等来对导体温度进行直测﹐此种手段会破坏电缆结构。后来,采用较易测量的表面温度间接反演出导体温度。借鉴于有限元法在电缆温度场计算中的有效应用,利用有限元法可实现多种环境下电缆温度场的分析计算,从而获取不同载荷、边界条件下的表面温度和导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为利用表面温度间接估计导体温度。从而避免了对电缆结构的损害。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缆表皮温度推断场强分布识别故障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基于电缆表面温度推算缆芯温度的反演公式;S2:构建缆芯温度场及场强分布关系;S3: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优化,输入场强分布图特征值进行故障类型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表皮温度推断场强分布识别故障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针对某种类型电缆,根据其结构参数﹑材料热参数﹑电缆表面的边界条件、负荷参数、初始条件,利用有限元法对电缆温度场进行计算,根据分析结果归纳出不同载荷、边界条件下表面温度与导体温度值的对应曲线,再结合外表皮温度的监测值反演出导体温度;对于单芯110kV高压电力电缆,E(x0,y0)为测量点;电缆温度场按二维温度场进行分析和计算;电缆中,含内部热源区域的控制方程为:式中,T为点(x,y)处的瞬态温度(℃);t为过程进行的时间(s);λ为导热系数[W/(m2·
℃)];S为体积生热率(W/m3;);为材料的密度(kg/m3;);c为材料的比热[J/(kg
·
℃)];无热源区域的温度控制方程为:电缆外边界处为第三类边界条件,边界方程为:式中,α指电览的对流换热系数[W/(m2·
K
‑1)];,T
I
指空气温度,单位为K;电览的初始条件指传热过程开始时刻t=0时,计算电缆内部任一点的温度,即T(x,y,0)=T0(x,y)。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表皮温度推断场强分布识别故障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地下电缆静电场方程极其边界条件为:式中为电位;ρ为电荷密度,ε为介电常数,Ω为求解域;Γ
D
为狄利克雷边界;边界条件为导体表面电位为15kV,土壤电位为0;分析T与D之间的线性关系,对数据进行分析,定义如下物理量:k
i
=T
i
/D
i
式中k
i
为第i个点的比例系数;T
i
为第i个点的温度系数,D
i
为第i个点的电场强度系数;
平均线性比为:k为k
i
的平均值,N为所取的点的个数;结合温度场和电场分布图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外护层、绝缘层、电缆本体的T与D关系;电缆温度场与电场中电位移矢量分布在数值上有线性关系,两者的比例系数k为23.4,即:T=23.4εE。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表皮温度推断场强分布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之,彭静,骆建,刘峰佚,段盼,张奔,何娅,时英桥,张连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举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