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及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50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及柱塞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连杆,包括杆体以及轴向延伸于杆体的连杆座,所述连杆座具有容置通孔;轴瓦组件,包括固定轴瓦和浮动轴瓦,所述固定轴瓦和浮动轴瓦配合形成与容置通孔配合的环形轴瓦,所述容置通孔的孔壁与所述浮动轴瓦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缓冲腔;弹性缓冲件,设于所述缓冲腔内,通过所述弹性缓冲件作用于所述浮动轴瓦的外侧壁,能够使浮动轴瓦沿所述容置通孔径向浮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代替固定间隙的轴瓦结构,允许适当提高轴瓦与轴颈的相对间隙,确保轴瓦具有高承载、低泄漏的动压润滑效果的同时,减小轴瓦的摩擦磨损,提高了柱塞泵的工作稳定性及运行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及柱塞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动轴承及润滑
,尤其是指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及柱塞泵。

技术介绍

[0002]轴瓦属于滑动轴承,柱塞泵的轴瓦通常采用分体式结构,与曲轴轴颈配合构成高压柱塞泵驱动机构的关键摩擦副,柱塞泵工作时,轴瓦承受来自连杆的径向力,需要在轴瓦与轴颈的环形间隙内形成稳定的楔形油膜,从而实现动压润滑。为了提高承载能力,高压大流量柱塞泵的轴瓦润滑结构通常选用较小的相对间隙,但由于轴颈及轴瓦存在表面粗糙度及同轴度误差,容易导致配合表面形成边界润滑甚至干摩擦,并且间隙内油液的热量难以释放,从而使润滑油品质降低甚至油液变质,造成轴瓦热熔失效或者摩擦副卡死;轴瓦与轴颈的间隙过大不仅导致承载能力降低,还大大增加了轴颈与轴瓦的间隙噪声,严重制约高压大流量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及柱塞泵,利用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代替固定间隙的轴瓦结构,允许适当提高轴瓦与轴颈的相对间隙,确保轴瓦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1),所述连杆(1)包括杆体(11)以及轴向延伸于杆体(11)的连杆座(12),所述连杆座(12)具有容置通孔(123);轴瓦组件(2),所述轴瓦组件(2)包括固定轴瓦(21)和浮动轴瓦(22),所述固定轴瓦(21)和浮动轴瓦(22)配合形成与容置通孔(123)配合的环形轴瓦(20),所述容置通孔(123)的孔壁与所述浮动轴瓦(22)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缓冲腔(3);弹性缓冲件(4),所述弹性缓冲件(4)设于所述缓冲腔(3)内,通过所述弹性缓冲件(4)作用于所述浮动轴瓦(22)的外侧壁,能够使浮动轴瓦(22)沿所述容置通孔(123)径向浮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容置通孔(123)的孔壁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凹槽(124),所述浮动轴瓦(22)的外侧壁设有与定位凹槽(124)配合的定位凸台(221),所述定位凹槽(124)与定位凸台(221)之间形成所述缓冲腔(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4)为柱形弹簧,所述定位凸台(221)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22),所述定位凹槽(124)底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125),所述柱形弹簧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22)和第二环形凹槽(125)相嵌配,沿所述浮动轴瓦(22)径向贯穿设有与所述缓冲腔(3)连通的通油孔(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座(12)包括第一连杆座(12a)以及与第一连杆座(12a)相连的第二连杆座(12b),所述第一连杆座(12a)延伸于所述杆体(11)轴向一端,所述第一连杆座(12a)设有与固定轴瓦(21)的外侧壁配合的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二连杆座(12b)设有与浮动轴瓦(22)的外侧壁配合的第二环形壁,所述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之间形成所述容置通孔(1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间隙自适应调心的轴瓦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钉(5)和开口螺母(6),沿所述第一连杆座(12a)的外侧壁的径向两端延伸有第一耳座(121a),沿所述第二连杆座(12b)的外侧壁的径向两端延伸有第二耳座(121b),所述连接螺钉(5)穿过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水董婕赵申诞王振耀程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