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37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包括后视镜壳体;所述后视镜壳体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后视镜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通槽,且第一通槽和第一空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槽内壁上固接有透明盖;所述后视镜壳体内设有截断槽,且截断槽和第一通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上固接有摄像采集头;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固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卷轮;以解决在车辆右下角或者左下角出现障碍物时,不方便进行右转或者左转,对于新手或者障碍物较近时,易导致车辆侧壁和障碍物出现剐蹭或者碰撞的问题。壁和障碍物出现剐蹭或者碰撞的问题。壁和障碍物出现剐蹭或者碰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采集
,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代步工具,车辆驾驶安全问题也被广泛关注着。
[0003]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司机位置一般是位于车辆左上角或者右上角处,在进行右转或者左转时,因车辆司机的位置限定,导致和车辆司机位置相反的车头左或者右下角处是车辆司机的视线盲区位置处,故车辆右转或者左转时,在车辆右下角或者左下角出现障碍物时,不方便进行右转或者左转,一般是凭借司机的主观感觉进行避让操控,但是对于新手或者障碍物较近时,易导致车辆侧壁和障碍物出现剐蹭或者碰撞的情况。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后视镜壳体;所述后视镜壳体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壳体(1);所述后视镜壳体(1)内开设有第一空腔(11);所述后视镜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12),且第一通槽(12)和第一空腔(11)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槽(12)内壁上固接有透明盖(13);所述后视镜壳体(1)内设有截断槽(14),且截断槽(14)和第一通槽(12)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空腔(11)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1),且第二转动轴(21)上固接有摄像采集头(22);所述第一空腔(11)底端固接有电机(16),且电机(16)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转动轴(17),所述第一转动轴(17)上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卷轮(18);所述截断槽(14)内滑动连接有盖板(15),且盖板(15)侧壁通过弹簧固接在截断槽(14)侧壁上;所述截断槽(14)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辊(19);所述卷轮(18)上固接有透明细丝(2),且透明细丝(2)的另一端通过导向辊(19)固接在盖板(15)侧壁上;所述第二转动轴(21)通过转动件调节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4);所述第一转动轴(17)上通过第一调节件设有第一齿轮(23);所述第二转动轴(21)上固接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4)相互啮合;所述卷轮(18)通过第二调节件连接在第一转动轴(1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环形槽(34);所述第一齿轮(2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34);所述第一空腔(11)顶端固接有第一L形柱(35),且第一L形柱(35)端部滑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槽(34)内;所述第一齿轮(23)内壁上开设有一对关于中心点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槽(31);所述第一转动轴(17)上开设有一对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通过弹簧固接有第一卡位块(32),且第一凹槽(3)槽底固接有第一电磁块(33),第一电磁块(33)通电时,第一卡位块(32)和第一电磁块(33)相互排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盲区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环形槽(44);所述卷轮(18)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44);所述第一空腔(11)上下侧壁上均固接有第二L形柱(45),且第二L形柱(45)端部滑动连接在第二环形槽(44)内;所述卷轮(18)内壁上开设有一对关于中心点对称分布的第二弧形槽(41);所述第一转动轴(17)上相对于卷轮(18)内壁位置处均开设有一对第二凹槽(4);所述第二凹槽(4)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第二卡位块(42),且第二凹槽(4)槽底固接有第二电磁块(43),第二电磁块(43)通电时,第二卡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宁邹海鑫袁骥轩周世琼管明祥黄超凡莫羽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