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及地下储能电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436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及地下储能电站,该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包括新风送风组件和新风排风组件,新风送风组件包括送风口、送风机和新风管道,新风管道上设有外通风窗和内通风窗,送风机通过外通风窗将冷风送至电池簇,送风机通过内通风窗将冷风送回电池簇,新风排风组件包括排风口、排风机和排风管道,排风机用于将电池室内的气体排出。外循环时,外通风窗开启,内通风窗关闭,送风机将冷风送至电池簇,排风机将高温气体通过排出,内循环时,关闭排风机和外通风窗,开启内通风窗,送风机将电池室内部的冷风循环输送给电池簇。因此在内循环时,无需开启冷气设备,从而减小功耗,降低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及地下储能电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及地下储能电站。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电站具有调峰作用,也常用于新能源电站的储能。现有锂电池形式的储能电站多采用集装箱形式,放置于地面,需要一定的占地面积。在部分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引发其他电池发生热失控事故。且由于锂电池的特性,热失控后不易扑灭火灾,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甚至引起伤亡事故。
[0003]目前存在一种地下储能电站,将储能电站完整地放置在地下,通过使用通风系统对内部的电池簇进行降温冷却,降低热失控发生的概率,并且即使地下的储能电站发生着火后也可以快速地进行完全灭火,大大降低了人员及周边设施损伤的危害。
[0004]但是目前的地下储能电站在对电池簇进行降温散热时,通常是在通风系统中增加冷风机,冷风机的冷风源源不断地通过通风系统对储能电站的地下室输送冷风,由于储能电站规模较大,设备众多,通风系统需要为各个区域输送冷风,使得冷风机的功耗极大,资源浪费严重,成本较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储能电站包括用于存储电池簇(100)及相关组件的电池室(200),所述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包括:新风送风组件(1),所述新风送风组件(1)包括送风口(11)、送风机(12)和新风管道(13),所述送风口(11)设于地面上,所述新风管道(13)与所述送风口(11)连通,所述新风管道(13)连通冷气设备和所述电池室(200),所述送风机(12)设于所述新风管道(13)靠近所述送风口(11)的一侧,所述新风管道(13)上设有外通风窗(131)和内通风窗(132),所述外通风窗(131)设于所述新风管道(13)内,所述送风机(12)通过所述外通风窗(131)将所述冷气设备的冷风送至所述电池簇(100),所述内通风窗(132)设于所述新风管道(13)侧壁上,所述送风机(12)通过所述内通风窗(132)将所述电池室(200)内的冷风送回所述电池簇(100),所述外通风窗(131)和所述内通风窗(132)开闭状态相反;新风排风组件(2),所述新风排风组件(2)包括排风口(21)、排风机(22)和排风管道(23),所述排风口(21)设于地面上,所述排风管道(23)与所述排风口(21)连通,所述排风管道(23)连通外界和所述电池室(200),所述排风机(22)设于所述排风口(21)处,所述排风机(22)用于将所述电池室(200)内的气体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送风组件(1)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室(200)内的温度;温控主机,所述温控主机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讯号控制所述外通风窗(131)和所述内通风窗(132)的开闭以及所述排风机(22)和所述送风机(12)的启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13)为前宽后窄的梯形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储能电站的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一灾后送风组件(3),所述第一灾后送风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向玖华曹伦刘晨南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宝丰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