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调频、超薄的多功能低频消声器件的共振单元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34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频、超薄的多功能低频消声器件的共振单元及其用途,共振单元内部是一个方形空气谐振腔,所述空气谐振腔由两个端面以及位于两个端面之间的、结构相同的四条蜷曲通道围绕而成,所述四条蜷曲通道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蜷曲通道的声道入口与声道出口之间由多个横向蛇形弯折和多个纵向蛇形弯折连通,所述横向蛇形弯折与纵向蛇形弯折之间具有直角弯折。所述的共振单元边长达到1/11λ,具有深度亚波长的特性,声能量吸收率的峰值可达到0.95以上,可同时保证共振单元的边长和低频范围的消声效果,实现在低频范围内,共振单元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且共振单元的空间占比可达15%,能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能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能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频、超薄的多功能低频消声器件的共振单元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噪音控制领域,具体为调频、超薄的多功能低频消声器件的共振单元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噪声污染是仅次于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噪声消除手段主要集中于传播途径中的阻断和声源处的减震。低频消声/隔声技术在建筑声学和机械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因此其研究一直受到科学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消声/隔声材料主要包括多孔和纤维材料以及带有空腔的微穿孔板结构。传统消声/隔声材料的性能严格遵循质量密度定律,在低频范围就会带来大边长与高密度的问题,从而限制了传统消声/隔声材料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声学超材料尤其是声学超表面的出现为突破传统消声/隔声材料的限制提供了新的途径。声学超表面具有超薄、可开放和易于调控的特点,其优异的声波操控能力为设计超薄、开放的低频消声/隔声结构提供了理论方案和技术路径。
[0003]传统共振单元遵循质量密度定律,传统共振单元须通过增加单元的边长或面密度来提高隔声量,其边长一般要达到工作波长的1/4至1/2,因而在低频范围面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频、超薄的多功能低频消声器件的共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单元为一个独立的正方形共振腔结构,其内部是一个方形空气谐振腔,所述空气谐振腔由两个端面(104)以及位于两个端面(104)之间的、结构相同的四条蜷曲通道(103)围绕而成,所述四条蜷曲通道(103)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蜷曲通道(103)的首尾分别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声道入口(102)、与空气谐振腔连通的声道出口(101),使所述空气谐振腔通过蜷曲通道(103)与外界连通;所述蜷曲通道(103)的声道入口(102)与声道出口(101)之间由多个横向蛇形弯折或纵向蛇形弯折连通;或者:所述蜷曲通道(103)的声道入口(102)与声道出口(101)之间由多个横向蛇形弯折和多个纵向蛇形弯折连通,所述横向蛇形弯折与纵向蛇形弯折之间具有直角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蜷曲通道(103)的横向蛇形弯折为四个和纵向蛇形弯折为两个;或横向蛇形弯折为两个和纵向蛇形弯折为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蜷曲通道(103)的壁厚t为1mm≤t≤3mm,蜷曲通道(103)宽度d为2mm≤d≤6mm,共振单元的边长w为w=12*t+11*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单元材料采用有机玻璃或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共振单元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若干参数相同的所述共振单元呈阵列排布的设置在建筑空间或设备内壁前,所述共振单元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昊管义钧孙宏祥葛勇袁寿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