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产品的压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310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益生菌产品的压制机构;通过将限位孔设计为三段结构,相应的在冲压柱外部可转动地套接旋转套,在旋转套下端设置刮料片的结构,使益生菌粉料更容易完全落入限位孔内,在冲压前,通过刮料片的清扫作用,使益生菌粉末能够充分掉落至限位孔下段内,压制成圆柱体状的片状,特别是在压制完成后,在顶升柱上升将片状的益生菌产品向上顶起时,由于大部分的行程中是在限位孔的上段和中段中进行,即益生菌片剂产品在上升过程中不会接触限位孔的内壁,从而避免因益生菌片剂产品与限位孔内壁摩擦而产生卡料的问题。生卡料的问题。生卡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益生菌产品的压制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产品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益生菌产品的压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授权公告号为CN11293696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益生菌片剂制作方法,该复合益生菌片剂制作方法采用如下制作设备,该复合益生菌片剂制作设备包括平移机构、成型机构、冲压机构和匀料箱。采用上述复合益生菌片剂制作设备在对复合益生菌片剂进行制作时,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匀分;S2、冲压成型;S3、片剂褪出。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复合益生菌片剂连续大量成批生产,大大提高了复合益生菌片剂的生产了效率,而且本专利技术在对复合益生菌片剂脱模时与设备整体的联动性较高,提高脱模效率的同时也不易发生故障。
[0003]以上专利方案中,益生菌粉剂压制成片剂主要依靠成型机构和冲压机构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即利用冲压柱和底面成型柱相互挤压将益生菌粉剂压制成片剂,具体的,当冲压柱向下挤压益生菌粉剂时,会带动底面成型柱向下移动,使顶伸复位弹簧向下压缩,当压制成益生菌片剂后,冲压柱向上移动脱离片剂,此时需要依靠顶伸复位弹簧带动底面成型柱将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产品的压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成型机构本体、退料机构和压制机构本体;所述压制机构本体包括第一活动座、第一升降板、第一驱动件、冲压柱、旋转套、旋转驱动机构和刮料片;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和第二水平移动机构均连接于机架;所述压制机构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所述退料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移动机构;所述压制机构本体、退料机构和成型机构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活动座设有下方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升降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板沿竖直方向移动;多个所述冲压柱呈一字阵列分布或呈矩形阵列分布地连接于第一升降板的下部,所述冲压柱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冲压柱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所述旋转套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同轴套接于所述冲压柱的外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套转动;多个所述刮料片呈圆周阵列分布地连接于旋转套的下部,所述刮料片的下端高于冲压柱的下端,所述刮料片的下端向内侧倾斜;所述退料机构形状为水平设置的板状,所述退料机构设有多个与所述冲压柱一一对应分布的退料孔,所述退料孔的两侧对称分布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退料孔的内壁,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两侧的限位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旋转套的直径,大于冲压柱的直径;所述成型机构本体包括固定座、第二升降板、第二驱动件和顶升柱;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升降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升降板沿竖直方向移动;多个所述顶升柱呈一字阵列分布或呈矩形阵列分布地连接于第二升降板的上部,所述顶升柱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顶升柱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所述顶升柱的直径与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生郑丰翁其海郑丽洪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耀食同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