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平台的抓持作业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抓持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平台的抓持作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飞行平台的抓持作业系统具有作业范围广、机动性强的优点,在封控区物资精准配送、偏远地区或人难到达区域的紧要物资快速投递等应用场景具有潜在的技术优势。与地面移动机器人平台和水下机器人平台相比,无人飞行平台存在负载能力低、续航时间短的不足,这就要求与其配合的抓持系统必须具备自重轻、耗电少的特点。然而,现存的抓持装置结构笨重、负重比(负载与自重的比值)低,尤其是大尺寸抓持装置的这些缺点会更加突出,很难搭载在无人飞行平台上。而且,无人机平台的大范围作业模式要求抓持装置必须是无系留的,即抓持装置所需的动力源、控制系统等所有零部件必须随平台携带,而这会进一步增加抓持装置的自重,所以开发高负重比、大尺寸、无系留的抓持装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平台的高负重比、大尺寸、无系留的抓持作业系统。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平台的抓持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底座(2)、若干弹性片(3)、若干弹性板(4)、绳索(24)、缠线轮(6)、控制组件,所述弹性片(3)的上端沿周向间隔均布地连接在所述底座(2)的下端,相邻的所述弹性片(3)间连接所述弹性板(4),所述弹性片(3)下端边缘位置连接有固定块(7),且所述固定块(7)位于所述弹性片(3)的外侧,每个所述固定块(7)上均设有第一通孔(8),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7)上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与该固定块(7)上的第一通孔(8)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9)与所述底座(2)间设有柔性导向管(5),所述缠线轮(6)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绳索(24)沿周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8)环绕周向阵列的若干弹性片(3),后通过所述第二通孔(9)并穿过所述柔性导向管(5)系在所述缠线轮(6)上,所述底座(2)上还设置有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缠线轮(6)的正转和反转,通过所述绳索(24)从而控制所述弹性片(3)远离所述底座(2)的一端的收拢和展开,所述连接件(1)用于将所述底座(2)与无人机机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平台的抓持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机(10)、第二控制板(11)和第二电池(12),所述第二控制板(11)与所述电机(10)电线连接,所述电机(10)与所述缠线轮(6)连接,所述第二电池(12)用于为所述第二控制板(11)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平台的抓持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为自锁电机(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平台的抓持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为12V小型减速电机(10),所述第二电池(12)的容量为800mAh。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平台的抓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利,梁林,苗昕雨,王博,赵乾辰,郑威,陈强,沈晓伟,俞泓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