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一体化的电极框和双极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钒液流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一体化电池结构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固有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直接并网难等特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因此,与其配套使用的储能技术的发展成为关键。
[0003]储能技术包括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两大类。物理储能包括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然而各种储能技术都有其适宜的应用领域,适合大规模储能的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
[0004]而在液流电池中因全钒液流电池具有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可独立设计、电解质离子只有钒离子一种,故充放电时无其它电池常有的物相变化,电池使用寿命长、充、放电性能好,可深度放电而不损坏电池、自放电低、钒电池选址自由度大,系统可全自动封闭运行,无污染,维护简单,操作成本低、电池系统无潜在的爆炸或着火危险,安全性高、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一体化的电极框和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框为中部带有通孔的平板;所述电极框为透明材质的电极框;所述双极板为非透明材质的平板;于所述双极板的边缘向远离双极板、且平行于双极板表面的方向延伸有一个作为极耳的突起;于电极框一侧的表面上、中部通孔开口端面的四周边缘处向远离通孔方向刻蚀有一环形台阶,于环形台阶与电极框四周侧边缘之间的平板板体上开设有平行于平板表面的通孔A;将双极板的四周边缘置于电极框环形台阶上,双极板一侧表面的四周边缘与环形台阶相贴合,极耳穿过通孔A伸出至电极框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垂直于双极板表面方向的厚度与双极板的厚度相同,且极耳与双极板材质相同;所述极耳的厚度与通孔A垂直于电极框表面方向的厚度相同或相当,极耳平行于其所在双极板的边延伸的方向为其宽度,极耳宽度与通孔A的宽度(平行于通孔开口端面的方向)相同或相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框结构,其特征在于:通孔A与双极板极耳位置相对应,保证双极板放置在电极框通孔中时,双极板的极耳能够穿过电极框的通孔A,且保证此时露出电极框边缘的极耳长度不少于2mm,优选此长度为5mm
‑
20mm;双极板极耳宽度最小值为2mm,优选值为5mm
‑
50mm。所述双极板和电极框密闭连接处的组成材料中至少含有同一种物质;至少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包括PP、PE、PS、PC、ABS、PMMA、PET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框的平板一侧表面的相对二侧靠近边缘处带有流体分配流道;另一侧为不带流道的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的四周边缘处于电极框环形台阶上,双极板一侧表面的四周边缘与环形台阶相叠合。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材质电极框的激光透光率为20%以上,优选40%以上;所述透明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伟,李先锋,史丁秦,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