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黄铁矿的测井识别校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验金属矿石检测
,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黄铁矿的测井识别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酸盐岩是由方解石、白云石等自生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以方解石为主的岩石称为石灰岩,以白云石为主的岩石称为白云岩。碳酸盐岩主要在海洋中形成,少数在陆地环境中形成,古代广阔海洋中形成的碳酸盐岩,约占地表沉积岩分布面积的20%,我国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及部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海相地层中,其中以西南地区最为发育。
[0003]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储油岩,全世界50%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存于碳酸盐岩中。碳酸盐岩还常与许多固体沉积矿藏共生,如铁矿、铝土矿、锰矿、石膏、岩盐、钾盐、磷矿等,而且是许多金属层控矿床的储矿层,如汞、锑、铅、锌、铜、银、镍、钴、铀、钒等。
[0004]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黄铁矿(FeS2)因其浅黄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黄铁矿成分中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黄铁矿的测井识别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目标碳酸盐岩地层的常规密度测井曲线和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并以密度和电阻率作为纵坐标轴、以目标碳酸盐岩地层的深度为横坐标,将所述常规密度测井曲线和深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同方向刻度,随深度方向若出现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先降低后升高、而常规密度测井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尖刺状变化,则对应目标碳酸盐岩地层的深度位置为疑似黄铁矿区域;步骤2,对步骤1中的疑似黄铁矿区域进行电成像获得电成像测井图像,若电成像测井图像中出现暗色条带状特征则进一步印证疑似黄铁矿区域中存在黄铁矿;步骤3,对经过步骤2确认存在黄铁矿的疑似黄铁矿区域进行岩性元素扫描测井和/或元素俘获谱测井,得到疑似黄铁矿区域的硫元素和铁元素的重量百分比,若发现疑似黄铁矿区域对应的深度中出现的硫元素和铁元素的重量百分比超过设定阈值则判定该地层深度处发育有黄铁矿;步骤4,对目标碳酸盐岩地层中不含黄铁矿的区域进行声波和电阻率测井,建立目标碳酸盐岩地层不含黄铁矿区域的声波与电阻率关系式,用该关系式校正目标碳酸盐岩地层中含黄铁矿地层的深侧向电阻率;其中R
t
‑
COR
为校正后的深侧向电阻率,单位为Ω
·
m;AC为声波时差,单位为μs/ft;a、b为目标碳酸盐岩地层不含黄铁矿层段的声波时差~电阻率拟合系数,无量纲;步骤5,利用步骤3中岩性元素扫描测井和/或元素俘获谱测井得到的硫元素(S)和铁元素(Fe)的重量百分比计算出疑似黄铁矿区域中黄铁矿的重量百分比,将疑似黄铁矿区域中黄铁矿的重量百分比与步骤1中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建立拟合关系式,对拟合关系式反算得到深侧向电阻率校正公式,利用深侧向电阻率校正公式校正步骤1中疑似黄铁矿区域的深侧向电阻率;步骤6,利用步骤5中校正后的深侧向电阻率计算目标碳酸盐岩地层对应深度的含水饱和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黄铁矿的测井识别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以密度和电阻率作为纵坐标轴,密度的取值范围为(2.6~3.1)G/C3,而电阻率的取值范围为(2~20000)Ω
·
m,密度和电阻率的取值范围等比例换算后构建为同一条纵坐标,即该纵坐标的长度既表达密度的取值范围也表达电阻率的取值范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黄铁矿的测井识别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是根据判定暗色条的先验阈值设置图像区域亮度判定阈值和区域尺寸阈值,获得电成像测井图像后,将电成像测井图像每一个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区域亮度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将亮度值低于所述区域亮度判定阈值的像素点标记为暗色点,然后将标记为暗色点的像素点所构成的连续区域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冰,肖富森,唐玉林,赖强,白利,彭达,张红英,谢继容,冉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