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94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涉及抗洪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包括固定支架和伸缩支架,所述转动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移动机构,所述滚轮移动机构由减震器和万向轮组成,所述连接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器,所述固定支架和伸缩支架的外侧均设置绑带架。该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通过固定支架、伸缩支架以及转动座的设置,降低占用空间,方便进行携带,提高救援效率,通过减震器的设置,在使用时在对橡皮艇进行携带时,能够通过减震器对路面不平时的震动进行缓冲,达到了防止对橡皮艇造成损坏的目的,再通过支撑板的设置,采用海绵垫进行防护,达到了进一步对橡皮艇的防护。橡皮艇的防护。橡皮艇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


[0001]本技术涉及抗洪救援设备
,具体为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

技术介绍

[0002]橡皮艇起源于北美洲格陵兰岛上爱斯基摩人用动物皮包在木架子上制作的兽皮船。皮艇有舵,比赛时,运动员坐在艇内,面向前方,手持两头带桨叶的桨在艇的两侧轮流划动,依靠脚操纵舵控制航向。有单人艇、双人艇、四人艇和障碍回转项目。救助艇是指用于救助遇险人员及集结救生艇、筏,且有良好操纵性的机动小艇。为了更安全地、更快捷地救助遇险人员和集结海上救生艇筏,船舶必须按规定配备救助艇。为了减缓救助艇在离靠操纵时挤压、撞击对艇壳造成的破坏,围绕着艇体四周舷边镶贴着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护舷材。在救助艇艇首设有一个首缆释放器,在救助艇艇尾左右两舷侧各设一个缆桩,主要为拖带、集结救生艇筏时使用。在以单臂吊艇架进行降放与回收操作的救助艇结构中,设有一个艇首部吊艇座、两个艇尾部吊艇座,形成三点聚合成一点来进行控制吊升和降放操作。在救助艇尾部设有一个手摇排水泵,以便于及时地排除在艇内积存的污水。
[0003]现有的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一、大多需要人力进行抬,较为浪费体力,对后续的救援较为不便,二、在进行快速的移动时,受到的震动较大,容易对橡皮艇内部的结构件造成一定的损伤,可能造成橡皮艇在救援时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包括固定支架和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插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支架与伸缩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架进行连接,所述伸缩支架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伸缩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移动机构,所述滚轮移动机构由减震器和万向轮组成,所述伸缩支架的外侧铰接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后侧抵接架,所述连接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架和伸缩支架的外侧均设置绑带架,所述绑带架的内部设置有拉伸绑带。
[0008]可选的,所述伸缩支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有多个,且关于伸缩支架对称分布。
[0009]可选的,所述减震器由减震弹簧和活塞缸组成,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转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与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缸设置在减震弹簧的内部。
[0010]可选的,所述转动支架为L形设置,所述后侧抵接架为方框形设置,所述连接架设置有多个且连接架为弹性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缓冲器由橡胶套和缓冲弹簧组成,所述橡胶套固定安装在连接架的表面,所述橡胶套的表面为倾斜设置,所述缓冲弹簧固定安装在橡胶套的内部,所述橡胶套的外表面设置有褶皱。
[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由承受板、硬质树脂板以及海绵垫组成,所述硬质树脂板与橡胶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垫设置在硬质树脂板与承受板之间,所述承受板的表面为弧形设置。
[0013]可选的,所述绑带架设置在三组,所述拉伸绑带的外侧设置有卡扣,所述拉伸绑带通过卡扣进行拉伸。
[0014]可选的,所述伸缩支架一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轮架,所述轮架的底部设置有下放支撑轮。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通过固定支架、伸缩支架以及转动座的设置,在使用时可以对该携行架进行折叠收纳,降低占用空间,方便进行携带,并且通过万向轮和下放支撑轮的设置,在使用时方便对该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进行搬运,在携带橡皮艇时可以降低人力搬运,提高救援效率。
[0018]2、该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通过减震器的设置,在使用时在对橡皮艇进行携带时,能够通过减震器对路面不平时的震动进行缓冲,达到了防止对橡皮艇造成损坏的目的,再通过支撑板的设置,采用海绵垫进行防护,达到了进一步对橡皮艇的防护。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缓冲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前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固定支架;2、伸缩支架;3、转动座;4、减震弹簧;5、活塞缸;6、万向轮;7、转动支架;8、后侧抵接架;9、连接架;10、橡胶套;11、缓冲弹簧;12、承受板;13、硬质树脂板;14、海绵垫;15、拉伸绑带;16、绑带架;17、卡扣;18、把手;19、轮架;20、下放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包括固定支架1和伸缩支架2,伸缩支架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8,把手18设置有多个,且关于伸缩支架2
对称分布,伸缩支架2的内侧开设有滑槽,固定支架1的两端插接在滑槽的内部,固定支架1与伸缩支架2之间通过连接架9进行连接,伸缩支架2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伸缩支架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3,转动座3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移动机构,滚轮移动机构由减震器和万向轮6组成,减震器由减震弹簧4和活塞缸5组成,减震弹簧4的顶部与转动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减震弹簧4的底部与万向轮6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塞缸5设置在减震弹簧4的内部,伸缩支架2的外侧铰接有转动支架7,转动支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后侧抵接架8,连接架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器,转动支架7为L形设置,后侧抵接架8为方框形设置,连接架9设置有多个且连接架9为弹性设置,缓冲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固定支架1和伸缩支架2的外侧均设置绑带架16,绑带架16的内部设置有拉伸绑带15,绑带架16设置在三组,拉伸绑带15的外侧设置有卡扣17,拉伸绑带15通过卡扣17进行拉伸。
[0028]使用时,首先将伸缩支架2从固定支架1上拉出然后将橡皮艇放置到固定支架1和伸缩支架2表面的支撑板上,调整橡皮艇的位置,使橡皮艇的前端与后侧抵接架8的内侧抵接,接着通过采用拉伸绑带15对橡皮艇进行固定,防止橡皮艇脱落,接着将万向轮6放下,然后通过把手18推动该携行架进行移动,提高搬运效率和省时省力的目的。
[0029]实施例2:
[0030]请参阅图4至图5,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缓冲器由橡胶套10和缓冲弹簧11组成,橡胶套10固定安装在连接架9的表面,橡胶套10的表面为倾斜设置,缓冲弹簧11固定安装在橡胶套10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包括固定支架(1)和伸缩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2)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支架(1)的两端插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支架(1)与伸缩支架(2)之间通过连接架(9)进行连接,所述伸缩支架(2)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伸缩支架(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3),所述转动座(3)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移动机构,所述滚轮移动机构由减震器和万向轮(6)组成,所述伸缩支架(2)的外侧铰接有转动支架(7),所述转动支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后侧抵接架(8),所述连接架(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架(1)和伸缩支架(2)的外侧均设置绑带架(16),所述绑带架(16)的内部设置有拉伸绑带(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8),所述把手(18)设置有多个,且关于伸缩支架(2)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艇短距离携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由减震弹簧(4)和活塞缸(5)组成,所述减震弹簧(4)的顶部与转动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4)的底部与万向轮(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缸(5)设置在减震弹簧(4)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李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