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92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包括机构架、箱体、进线电极组件、出线电极组件、气缸组件,进线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压紧气缸、拉板、多个进线电极,多个进线电极与拉板的联动配合,且多个进线电极随拉板动作且可分别压紧在塑壳断路器的多个进线接线板上,出线电极组件包括两个升降气缸、升降板、两个第二压紧气缸、压板、多个出线电极、限位气缸、限位块,多个出线电极一端穿过升降板且连接在压板上,且构成多个出线电极与压板的联动配合,多个出线电极随压板动作且可分别压紧在塑壳断路器的出线接线板上,多个出线电极随升降板动作且可在面板上往复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检测效率高、通用性好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壳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塑壳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保护电器,它具有通断负载电流和对负载电流的过载、短路保护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配电系统和电动机的过载、短路保护。短时耐受电流能力试验,是用来考核塑壳断路器在发生过载和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并不分断电路但应能承受短时间、大电流所形成的电动力和热效应的作用而不致破坏的能力。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不能检测不同规格的塑壳断路器,适用范围较窄,通用性较差。且在检测时,需要检测人员通过手动调节,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检测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性能稳定可靠、检测效率高、通用性好的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包括机构架、设置在机构架上的箱体、进线电极组件、出线电极组件、设置在箱体的面板上且用于压紧塑壳断路器的多个动触头的气缸组件,所述的进线电极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箱体内的两个第一压紧气缸、与两个第一压紧气缸联动设置的拉板、多个滑动设置在面板上的进线电极,所述的多个进线电极一端连接在拉板上,且构成多个进线电极与拉板的联动配合,且多个进线电极随拉板动作且可分别压紧在塑壳断路器的多个进线接线板上,所述的出线电极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两个升降气缸、滑动设置在箱体内且与两个升降气缸联动配合的升降板、对称设置在升降板上的两个第二压紧气缸、与两个第二压紧气缸联动设置的压板、活动设置在面板上的多个出线电极、设置在箱体内的限位气缸、与限位气缸联动配合的限位块,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一端穿过升降板且连接在压板上,且构成多个出线电极与压板的联动配合,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随压板动作且可分别压紧在塑壳断路器的出线接线板上,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随升降板动作且可在面板上往复滑动,且多个进线电极与多个出线电极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塑壳断路器的夹持空间。
[0005]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的出线电极组件采用可升降结构设计,通过升降气缸可调节出线电极与进线电极之间的间距,从而可适配多种规格、不同长度的塑壳断路器,检测范围更广,通用性更好。且进线电极、出线电极分别通过第一压紧气缸、第二压紧气缸驱动,可节省检测人员的人力,检测效率更高。且进线电极组件、出线电极组件分别设置在箱体内,防护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从而该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检测效率高、通用性好的优点。
[0006]特别地,所述的气缸组件包括对应塑壳断路器的多个动触头处设置在面板上的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多个气缸,所述的多个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多个顶杆,所述
的多个顶杆随多个气缸的活塞杆动作且可抵触在塑壳断路器的多个动触头上。塑壳断路器的多个动触头分别通过多个气缸压紧,压紧力更大,从而可保证气缸组件能够平稳压紧多个动触头,有利于提高该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0007]特别地,所述的箱体内对应升降板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轨,所述的升降板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的滑块卡合在导轨上,且滑块随升降板动作且可在导轨上往复滑动。导轨可对升降板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可保证升降板能够在箱体内可靠动作。
[0008]特别地,所述的面板上对应多个出线电极处分别设置有多个导向滑行孔,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随升降板动作且可在多个导向滑行孔内往复滑动。多个导向滑行孔可对多个出线电极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可保证多个出线电极能够在面板上可靠滑动,有利于提高该检测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0009]特别地,所述的面板上设置有罩盖在多个进线电极上的绝缘防护罩。绝缘防护护罩可避免多个进线电极暴露在面板外,有利于提高该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的防护性能。
[0010]特别地,所述的箱体上对应多个出线电极一侧处设置有置物支撑板,所述的置物支撑板与机构架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杆。在箱体上设置有置物支撑板,置物支撑板可放置塑壳断路器,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是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包括机构架10、设置在机构架10上的箱体11、进线电极组件20、出线电极组件30、设置在箱体11的面板111上且用于压紧塑壳断路器40的多个动触头41的气缸组件50,所述的进线电极组件20包括对称设置在箱体10内的两个第一压紧气缸21、与两个第一压紧气缸21联动设置的拉板22、多个滑动设置在面板111上的进线电极23,所述的多个进线电极23一端连接在拉板22上,且构成多个进线电极23与拉板22的联动配合,且多个进线电极23随拉板22动作且可分别压紧在塑壳断路器40的多个进线接线板42上,所述的出线电极组件30包括设置在箱体10内的两个升降气缸31、滑动设置在箱体10内且与两个升降气缸31联动配合的升降板32、对称设置在升降板32上的两个第二压紧气缸33、与两个第二压紧气缸33联动设置的压板34、活动设置在面板111上的多个出线电极35、设置在箱体10内的限位气缸36、与限位气缸36联动配合的限位块37,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35一端穿过升降板32且连接在压板34上,且构成多个出线电极35与压板35的联动配合,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35随压板34动作且可分别压紧在塑壳断路器40的出线接线板43上,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35随升降板32动作且可在面板111上往复滑动,且多个进线电极23与多个出线电极35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塑壳断路器的夹持空间100。所述的面板111上设置有罩盖在多个进线电极23上的绝缘防护罩12。绝
缘防护护罩可避免多个进线电极暴露在面板外,有利于提高该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的防护性能。所述的箱体11上对应多个出线电极35一侧处设置有置物支撑板13,所述的置物支撑板13与机构架10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杆14。在箱体上设置有置物支撑板,置物支撑板可放置塑壳断路器,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
[0015]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气缸组件50包括对应塑壳断路器40的多个动触头41处设置在面板111上的支撑板51、分别设置在支撑板51上的多个气缸52,所述的多个气缸52的活塞杆521上设置有多个顶杆53,所述的多个顶杆53随多个气缸52的活塞杆521动作且可抵触在塑壳断路器40的多个动触头41上。塑壳断路器的多个动触头分别通过多个气缸压紧,压紧力更大,从而可保证气缸组件能够平稳压紧多个动触头,有利于提高该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的工作可靠性。所述的箱体10内对应升降板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构架、设置在机构架上的箱体、进线电极组件、出线电极组件、设置在箱体的面板上且用于压紧塑壳断路器的多个动触头的气缸组件,所述的进线电极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箱体内的两个第一压紧气缸、与两个第一压紧气缸联动设置的拉板、多个滑动设置在面板上的进线电极,所述的多个进线电极一端连接在拉板上,且构成多个进线电极与拉板的联动配合,且多个进线电极随拉板动作且可分别压紧在塑壳断路器的多个进线接线板上,所述的出线电极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两个升降气缸、滑动设置在箱体内且与两个升降气缸联动配合的升降板、对称设置在升降板上的两个第二压紧气缸、与两个第二压紧气缸联动设置的压板、活动设置在面板上的多个出线电极、设置在箱体内的限位气缸、与限位气缸联动配合的限位块,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一端穿过升降板且连接在压板上,且构成多个出线电极与压板的联动配合,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随压板动作且可分别压紧在塑壳断路器的出线接线板上,所述的多个出线电极随升降板动作且可在面板上往复滑动,且多个进线电极与多个出线电极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塑壳断路器的夹持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超彭可乐叶兰萍邱腾生徐梁威彭凤宋本辰周梦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