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88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源电路、降压整流电路、漏电检测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和漏电感应电路,所述漏电感应电路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相线L和零线N;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与脱扣线圈连接,当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导通时,所述脱扣线圈对地导通与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形成回路,通过所述脱扣线圈触发外部机构分闸。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的外围电路简洁,性能更稳定,比传统的电涌保护器装置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系统成本。统成本。统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电流转换器、开关装置以及节能设备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非AC型的漏电电流正在污染着电网并且诱发触电事故。如今,为了解决非AC型漏电电流产生的危害,人们需要在供电电源处使用A型漏电保护器来保护个人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16917,A型剩余电流包含AC型和7种脉动直流漏电,其中脉动直流漏电分为7种情况:电流滞后角分别为
±0°

±
90
°

±
135
°
以及电流滞后角0
°
叠加6mA的平滑直流电。
[0003]当前市场上大部分漏电保护器都不能检测A型漏电电流或需要复杂的运放检测电路,因此急需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漏电保护器不能检测A型漏电电流或需要复杂的运放检测电路的技术问题。
[0005]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源电路、降压整流电路、漏电检测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和漏电感应电路,所述漏电感应电路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相线L和零线N;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与脱扣线圈连接,当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导通时,所述脱扣线圈对地导通与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形成回路,通过所述脱扣线圈触发外部机构分闸;所述降压整流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整流桥D1、第零电阻R0、稳压二极管D2和第三电容C3,所述整流桥D1的第一端与所述相线L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N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零电阻R0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第四端接地;所述第零电阻R0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三电容C3和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
[0007]进一步地,所述漏电检测电路包括漏电检测芯片U1,包括第一引脚NC、第二引脚RCI1、第三引脚RCI2、第四引脚GND、第五引脚TRIG、第六引脚DLY、第七引脚NC和第八引脚VDD;所述第二引脚RCI1和所述第三引脚RCI2与所述漏电感应电路连接,所述第五引脚TRIG与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八引脚VDD与所述降压整流电路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漏电检测芯片U1为FM2147B。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延时调节电路,所述延时调节电路为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所述第六引脚DLY连接,另一端接地。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包括可控硅开关Q0,所述可控硅开关Q0的阳极与所述脱扣线圈连接,所述可控硅开关Q0的阴极接地,所述可控硅开关Q0的控制极与所述第
五引脚TRIG连接。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可控硅开关Q0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五引脚TRIG之间还串联有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容C5。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可控硅开关Q0的阳极与所述脱扣线圈之间还串联有第零二极管D0,所述第零二极管D0的阴极与所述可控硅开关Q0的阳极连接,所述第零二极管D0的阳极与所述脱扣线圈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漏电感应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ZCT、调整电阻RS、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零电容C0、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ZCT将感应到的漏电电流通过所述第零电容C0进行滤波,在经所述调整电阻RS、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进行转换放大信号后输入至所述漏电检测电路中漏电检测芯片的所述第二引脚RCI1和所述第三引脚RCI2。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采用全新的漏电检测芯片,构建全新的电路结构,本装置可避免搭建运放电路,仅使用阻容即可实现A型漏电检测。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的外围电路简洁,性能更稳定,比传统的电涌保护器装置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源电路、降压整流电路、漏电检测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和漏电感应电路,所述漏电感应电路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相线L和零线N;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与脱扣线圈连接,当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导通时,所述脱扣线圈对地导通与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形成回路,通过所述脱扣线圈触发外部机构分闸。
[0020]具体的,本装置通过降压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给漏电检测电路提供电源;漏电感应电路与漏电检测电路相连,用于感应漏电信号并将此电流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传送至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所述漏电检测电路用于将接收的漏电信号经滤波、放大和整流得到一个直流电压输入至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触发所述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中可控硅开关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导通,使电磁铁对地导通,与可控硅开关形成回路,并通过脱扣线圈触发外部机构分闸。
[0021]在本装置中,漏电检测电路不需要通过运放处理信号的方案,仅需要通过漏电检测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即可检测A型漏电信号。
[00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降压整流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整流桥D1、第零电阻R0、稳压二极管D2和第三电容C3,所述整流桥D1的第一端与所述相线L连接,所述整流桥D1
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N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零电阻R0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第四端接地;所述第零电阻R0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三电容C3和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
[0023]具体的,所述整流桥D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从市电L和N上取电,构成整个系统的230V供电电源;所述整流桥D1的第三端与第四端分别经过整流桥整流后,形成系统电路的VDD和GND,即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所述第零电阻R0将整流后的直流电降压为芯片和漏电检测系统所使用的5V电压;所述5.1V的稳压管D2对该电压进行稳定,保护电源电压;所述第三电容C3对该电压进行滤波存储,保证芯片稳定供电,并将整流降压后的稳定电压与后述漏电检测电路相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漏电检测电路包括漏电检测芯片U1,包括第一引脚NC、第二引脚RCI1、第三引脚RCI2、第四引脚GND、第五引脚T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源电路、降压整流电路、漏电检测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和漏电感应电路,所述漏电感应电路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相线(L)和零线(N);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与脱扣线圈连接,当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导通时,所述脱扣线圈对地导通与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形成回路,通过所述脱扣线圈触发外部机构分闸;所述降压整流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整流桥(D1)、第零电阻(R0)、稳压二极管(D2)和第三电容(C3),所述整流桥(D1)的第一端与所述相线(L)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N)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零电阻(R0)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第四端接地;所述第零电阻(R0)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三电容(C3)和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包括漏电检测芯片(U1),包括第一引脚(NC)、第二引脚(RCIl)、第三引脚(RCI2)、第四引脚(GND)、第五引脚(TRIG)、第六引脚(DLY)、第七引脚(NC)和第八引脚(VDD);所述第二引脚(RCIl)和所述第三引脚(RCI2)与所述漏电感应电路连接,所述第五引脚(TRIG)与所述可控硅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八引脚(VDD)与所述降压整流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A型漏电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芯片(U1)为FM2147B。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家柱朱荣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