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80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耐候层、防紫外线层、隔热层、抗菌抑菌层、针棉基层和柔和层,所述耐候层底端设置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底端设置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底端设置抗菌抑菌层,所述抗菌抑菌层底端设置针棉基层,所述针棉基层底端设置柔和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耐候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表面耐酸碱腐蚀效果,防紫外线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防紫外线能力,同时能够隔热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的隔热效果,还能够通过针棉基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的防震减震效果,同时使得面料主体具有吸水功能,提高了面料主体的清洁效果,增加了面料主体的使用范围。围。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针棉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针棉是压缩棉,压缩棉应用相当广泛,主要用于电子、压缩喇叭海绵、包装等行业,有密封、减震、防震和清洁等多种作用,其压缩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根据客人的压缩比例,裁好相应的厚度进行压缩.工业上,还利用其脱水,吸收与过滤的特性可提供制程的简化与能源的等等。
[0003]目前使用的黑针棉面料存在一定缺陷,缺少防紫外线功能,降低了黑针棉面料的防紫外线功能,进而降低了黑针棉面料的实用性,因此,提出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耐候层、防紫外线层、隔热层、抗菌抑菌层、针棉基层和柔和层,所述耐候层底端设置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底端设置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底端设置抗菌抑菌层,所述抗菌抑菌层底端设置针棉基层,所述针棉基层底端设置柔和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紫外线层的材料为涤丝纺纤维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抑菌层由银离子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组成,所述银离子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交叉叠加。
[0010]进一步的,所述柔和层的材料为蚕丝纤维布。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通过耐候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表面耐酸碱腐蚀效果,进而提高了面料主体的使用寿命,防紫外线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防紫外线能力,进而提高了面料主体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面料主体使用时的舒适感。
[0013]2.通过隔热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的隔热效果,同时提高了面料主体的使用范围,抗菌抑菌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的抑菌效果,避免在面料主体表面形成菌斑。
[0014]3.通过针棉基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的防震减震效果,同时使得面料主体具有吸水功能,提高了面料主体的清洁效果,增加了面料主体的使用范围,柔和层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使用时的舒适性,同时提高了面料主体的亲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的针棉基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的抗菌抑菌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面料主体;2、耐候层;3、防紫外线层;4、隔热层;5、抗菌抑菌层;6、针棉基层;7、柔和层;9、银离子纤维丝;10、竹炭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0]参照图1

图3,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面料主体1包括耐候层2、防紫外线层3、隔热层4、抗菌抑菌层5、针棉基层6和柔和层7,耐候层2底端设置防紫外线层3,耐候层2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耐环境腐蚀效果,防紫外线层3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防紫外线效果,防紫外线层3底端设置隔热层4,隔热层4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隔热效果,避免面料主体1在太阳光下快速升温,隔热层4底端设置抗菌抑菌层5,抗菌抑菌层5的设计能够抑制细菌在面料主体1内部滋生,避免在面料主体1表面形成菌斑,抗菌抑菌层5底端设置针棉基层6,针棉基层6的设计便于面料主体1具有减震防震功能,针棉基层6底端设置柔和层7,柔和层7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手感舒适度,提高了面料主体1使用时的舒适感。
[0021]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防紫外线层3的材料为涤丝纺纤维布,该设计进一步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防紫外线效果,隔热层4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布,该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隔热效果,抗菌抑菌层5由银离子纤维丝9和竹炭纤维丝10组成,银离子纤维丝9和竹炭纤维丝10交叉叠加,银离子纤维丝9和竹炭纤维丝10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抗菌抑菌的功能,进而避免在面料主体1表面形成菌斑。
[0022]尤其的,柔和层7的材料为蚕丝纤维布,该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柔软性,进而提高了面料主体1使用的舒适感。
[0023]工作原理:在使用面料主体1时,耐候层2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表面耐酸碱腐蚀效果,进而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使用寿命,防紫外线层3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防紫外线能力,进而提高了面料主体1使用的安全性,隔热层4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隔热效果,同时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使用范围,抗菌抑菌层5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抑菌效果,避免在面料主体1表面形成菌斑,针棉基层6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防震减震效果,同时使得面料主体1具有吸水功能,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清洁效果,增加了面料主体1的使用范围,柔和层7的设计提高了面料主体1使用时的舒适性,同时提高了面料主体1的亲肤效果。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包括耐候层(2)、防紫外线层(3)、隔热层(4)、抗菌抑菌层(5)、针棉基层(6)和柔和层(7),所述耐候层(2)底端设置防紫外线层(3),所述防紫外线层(3)底端设置隔热层(4),所述隔热层(4)底端设置抗菌抑菌层(5),所述抗菌抑菌层(5)底端设置针棉基层(6),所述针棉基层(6)底端设置柔和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黑针棉面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家丰吴齐顺罗进宝澎思德方军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东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