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佳梅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70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包括护角钢板,所述护角钢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护角钢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它能够通过在护角钢板上开设插槽和斜槽,然后通过插槽安装第一固定机构,斜槽安装第二固定机构,在通过限位机构插入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内部进行卡死锁定,与护角钢板快速组合成一个矩形框整体包裹在承重柱外侧,避免大量焊接增加工作强度,解决现有建筑结构加固采用外包型钢板加固时钢板与钢板之间均要采用焊接固定,导致需要焊接的焊接点较多,大幅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
,具体是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加固是利用碳纤维、粘钢、高压灌浆对建筑进行加强加固,在房屋的称重柱加固常常采用外包型钢加固,外包型钢加固法是在建筑构件的四角或两角包上型钢,使其受力性能提高的方法。
[0003]在称重柱使用外包型钢加固方法时,会有四个直角的L型钢板分别套在称重柱的四个边角上,四个横向的钢板和四个L型钢板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使横向的钢板和L型钢板进行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包裹在称重柱的外侧,而称重柱包裹使用的钢板的数量较多,且钢板与钢板之间均要采用焊接进行固定,导致需要焊接的焊接点较多,大幅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施工的效率;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包括护角钢板,所述护角钢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护角钢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护角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护角钢板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横板的外表面与插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槽的内壁与护角钢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斜孔,所述斜孔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斜孔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定位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护角架,所述护角架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表面与斜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护角架的外表面与斜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护角架的外表面与横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护角架的外表面与护角钢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外表面与卡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外表面与第一定位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外表面与第二定位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外表面与卡块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在护角钢板上开设插槽和斜槽,然后通过插槽安装第一固定机构,斜槽安装第二固定机构,在通过限位机构插入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内部进行卡死锁定,与护角钢板快速组合成一个矩形框整体包裹在承重柱外侧,避免大量焊接增加工作强度,解决现有建筑结构加固采用外包型钢板加固时钢板与钢板之间均要采用焊接固定,导致需要焊接的焊接点较多,大幅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护角钢板设置有固定孔和固定杆,实现多个护角钢板上下组装,同时护角钢板的顶部和底部的插槽均为半个,使两个护角钢板组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插槽,便于护角架横跨两个护角钢板,通过护角架和横板将四个边角上的护角钢板组合时,同时加固上下两个护角钢板对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对承重柱整体加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横板正视图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卡块的正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护角钢板的仰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定位机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中:1、护角钢板;2、插槽;3、第一固定机构;301、横板;302、卡槽;303、斜孔;304、第一定位孔;305、第二定位孔;4、斜槽;5、第二固定机构;501、护角架;502、卡块;6、限位机构;601、第一定位杆;602、第二定位杆;7、固定孔;8、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参见图1~图5,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包括护角钢板1,护角钢板1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槽2,护角钢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护角钢板1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7,护角钢板1的内侧角为九十度,固定杆8的形状为圆柱型,固定孔7的形状为圆形,且尺寸与固定杆8的尺寸适配。
[0023]下方的护角钢板1上的固定杆8插入到上方的护角钢板1的固定孔7内部,使两个护角钢板1上下组合对接,护角钢板1表面的插槽2数量有多个,且最上方的插槽2和最下方的插槽2均为完整插槽2的一半,插槽2的内侧角为九十度且与护角钢板1的外表面垂直分布。
[0024]插槽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3,第一固定机构3包括横板301,横板301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302,横板301的外表面与插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卡槽302的内壁与护角钢板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卡槽302为弧形且向着横板301的内部凹陷,限制横板301的其中一个运动方向,使横板301脱离和插入只有一个运动方向,且与护角钢板1的一侧面垂直。
[0025]横板301的外表面开设有斜孔303,斜孔303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04,斜孔303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定位孔305,第二定位孔305连通斜孔303和横板301的上表面,第二定位孔305和第一定位孔304的轴线重合,且形状均为圆形直径相同,第一定位孔304的深度小于第二定位孔305的深度。
[0026]护角钢板1的外表面开设有斜槽4,斜槽4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5,第二固定机构5包括护角架501,护角架501的外表面与横板301的内壁滑动连接,护角架50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502,卡块502的外表面与斜孔303的内壁滑动连接,卡块502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且卡块502的形状与斜孔303的形状适配,卡块50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的孔,且尺寸和形状与第二定位孔305的形状尺寸相同。
[0027]卡块502在完全插入到斜孔303内部后,中部轴线与第二定位孔305的轴线重合,护角架501的外表面与斜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护角架501的外表面与护角钢板1的内壁滑动连接,斜槽4的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护角架501的内侧角为直角,在插入时,通过斜槽4角度的特性,使护角架501沿着护角钢板1的角平分线进行运动插入。
[0028]第二固定机构5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包括第一定位杆601和第二定位杆602,第一定位杆601的外表面与卡块502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定位杆601的外表面与第一定位孔304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定位杆602的外表面与第二定位孔305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定位杆602的外表面与卡块502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定位杆602的上表面与横板301的上表面共面,且第二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包括护角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钢板(1)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槽(2),所述插槽(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3),所述护角钢板(1)的外表面开设有斜槽(4),所述斜槽(4)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5),所述第二固定机构(5)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钢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护角钢板(1)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3)包括横板(301),所述横板(301)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302),所述横板(301)的外表面与插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槽(302)的内壁与护角钢板(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01)的外表面开设有斜孔(303),所述斜孔(303)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04),所述斜孔(303)内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梅孙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杨佳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