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状内收建筑塔吊附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70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状内收建筑塔吊附着装置,包括钢柱、钢框架以及用于固定钢柱和钢框架的锚固系统,钢框架包括沿钢柱高度方向自下而上一次固定安装的第一钢梁组合、第二钢梁组合、第三钢梁组合以及沿钢柱的高度方向固定安装在第二钢梁组合与第三钢梁组合之间的多个斜撑组件,锚固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钢梁组合和第三钢梁组合用于供主体结构梁固定连接的梁预埋件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三钢梁组合远离梁预埋件一侧用于供塔吊主体固定连接的塔吊附着件,还包括焊接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板上用于固定连接钢柱的柱墩预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钢框架形式作为塔吊附着装置,解决阶梯状内收结构施工中塔吊远距离附着的难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阶梯状内收建筑塔吊附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阶梯状内收建筑塔吊附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以一节一节的接长(高)(简称“标准节”),用来吊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是工地上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塔吊的高度不断上升,进而需要一定塔吊附着装置。
[0003]当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塔吊距离主体结构可附着位置较远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加长附着杆的方式连接主体,但是针对主体呈阶梯状内缩的结构,有时会出现附着距离超长的情况,而随着附着杆的增长,杆身稳定性越差,设备运行安全风险也越大,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阶梯状内收建筑结构的塔吊附着装置,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阶梯状内收建筑塔吊附着装置,利用钢结构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抗变形能力的特点,采取钢框架形式作为塔吊附着装置,解决阶梯状内收结构施工中塔吊远距离附着的难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状内收建筑塔吊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多个所述钢柱相互围合并且固定连接于建筑主体结构;钢框架,包括沿所述钢柱高度方向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钢梁组合、第二钢梁组合以及第三钢梁组合,且所述第一钢梁组合、所述第二钢梁组合以及所述第三钢梁组合均与所述钢柱的高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钢梁组合与所述第三钢梁组合之间沿所述钢柱的高度方向固定安装有多个斜撑组件;锚固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钢梁组合以及所述第三钢梁组合并且用于供主体结构梁固定连接的多个梁预埋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钢梁组合远离所述梁预埋件一侧并且用于供塔吊主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塔吊附着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状内收建筑塔吊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系统还包括焊接固定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板面上的柱墩预埋件,且所述钢柱靠近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柱墩预埋件固定焊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状内收建筑塔吊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梁组合包括多个固定连接于所述钢柱之间的第一水平杆,多个所述第一水平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平衡杆,两个所述第一平衡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杆的方向倾斜且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平衡杆以及所述第一水平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梁预埋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状内收建筑塔吊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梁组合包括多个固定连接于所述钢柱的第二水平杆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杆的多个第二连杆,多个所述第二水平杆之间互相平行,所述第二水平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相互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天娇王鑫李冬曾谋汤放董亮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