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稀油轴承油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65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稀油轴承油位监测装置,包括带内腔的轴承箱,设于轴承箱外侧的液位计,该液位计的高位出液口和低位进液口分别通过对应的高位连接管、低位连接管与轴承箱内腔相连通,且低位连接管与设于轴承箱内腔中的进液管相连,进液管的进液口设于轴承箱内腔底部、并朝发电机转轴方向水平延伸。通过进液管使液位计进液口避开轴承内润滑油流速高、扰流明显、流动不稳定的油面区域和轴承箱内腔边壁区域,从而确保液位计能够真实、稳定地反映轴承油位。通过侧通孔及前端敞口构成的进液口确保足够的进油量,消除轴承润滑油扰流对油位监测带来的异常波动,另外可避免进油口被堵塞。塞。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稀油轴承油位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大型稀油轴承油位监测装置,属于液位监测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液位计是水力发电机组大型稀油滑动轴承的重要部件,其具有油位实时显示、检测、越限告警等综合功能。在水力发电机组稀油滑动轴承运转时,轴承转动部件在高速运转的同时会带动稀油在轴承箱内腔作周向运动。轴承箱的内腔边壁、油面通常是润滑稀油的高流速区域,再加上高流速区域内存在扰流部件,因此会造成现有侧装式U型联通管轴承液位计所监测的油位波动较大,甚至在轴承运行状态改变的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失真现象,影响轴承油位监测的准确性,对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水力发电机组可靠性运行造成困扰。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轴承液位计因检测区域油位波动大,导致油位监测准确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型稀油轴承油位监测装置。
[0004]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大型稀油轴承油位监测装置,包括带内腔的轴承箱,设于轴承箱外侧的液位计,该液位计的高位出液口和低位进液口分别通过对应的高位连接管、低位连接管与轴承箱内腔相连通,且低位连接管与设于轴承箱内腔中的进液管相连,进液管的进液口设于轴承箱内腔底部、并朝发电机转轴方向水平延伸,以便通过进液管使液位计低位进液口避开轴承箱内润滑油流速高、扰流明显、流动不稳定的油面区域,以及轴承箱内腔边壁区域,从而确保液位计能够真实、稳定地反映轴承箱内的油位。
[0005]所述液位计为竖直设置的其上设刻度的透明管,液位计内侧壁上分别设有高位出液口和低位进液口,并分别通过对应的高位连接管、低位连接管与轴承箱内腔相连通,同时在高位连接管、低位连接管上分别设有阀门,以便通过透明管直观地反应轴承箱内腔的油位。
[0006]所述进液管包括设于轴承箱内腔底部的水平管,该水平管前端的进液口朝发电机转轴方向水平延伸、后端与竖直管下端相连,竖直管上端与低位连接管连通,进液口包括设于水平管前端板上的至少一个轴向孔以及间隔设于水平管前端壁面上的多个径向通孔,以便通过多个径向通孔及至少一个轴向通孔构成的进液口,确保足够的进油量,消除轴承箱内腔中润滑油扰动对油位监测带来的波动影响,同时还可避免进液口被油中杂质堵塞。
[0007]所述进液管的水平管前端与轴承箱内腔底部之间设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上端设有与进液管的水平管相套接的管套、下端通过底座固定在轴承箱内腔底部,以便通过支撑杆固定进液管的水平管,同时使进液管的水平管高于轴承箱内腔底部,避免进液管的水平管被淤积堵塞。
[0008]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进液管使液位计进液口避
开轴承内润滑油流速高、扰流明显、流动不稳定的油面区域和轴承箱内腔边壁区域,从而确保液位计能够真实、稳定地反映轴承油位。通过侧通孔及前端敞口构成的进液口确保足够的进油量,消除轴承润滑油扰流对油位监测带来的异常波动,另外可避免进油口被堵塞。实为一理想的监测装置。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图;
[0010]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0011]图3为本技术之使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3]本技术提供的大型稀油轴承油位监测装置,包括带内腔的轴承箱5,设于轴承箱5外侧的液位计1,该液位计1的高位出液口和低位进液口分别通过对应的高位连接管4、低位连接管3与轴承箱5内腔相连通,且低位连接管3与设于轴承箱5内腔中的进液管7相连,进液管7的进液口设于轴承箱5内腔底部、并朝发电机转轴12方向水平延伸,以便通过进液管7使液位计1低位进液口避开轴承箱5内润滑油流速高、扰流明显、流动不稳定的油面区域a,以及轴承箱5内腔边壁区域,从而确保液位计1能够真实、稳定地反映轴承箱内的油位;
[0014]所述液位计1为竖直设置的其上设刻度2的透明管,液位计1内侧壁上分别设有高位出液口和低位进液口,并分别通过对应的高位连接管4、低位连接管3与轴承箱5内腔相连通,同时在高位连接管4、低位连接管3上分别设有阀门13,以便通过透明管直观地反应轴承箱5内腔的油位;
[0015]所述进液管7包括设于轴承箱5内腔底部的水平管8,该水平管8前端的进液口朝发电机转轴12方向水平延伸、后端与竖直管6下端相连,竖直管6上端与低位连接管3连通,进液口包括设于水平管8前端板上的至少一个轴向孔11以及间隔设于水平管8前端壁面上的多个径向通孔10,以便通过多个径向通孔10及至少一个轴向通孔11构成的进液口,确保足够的进油量,消除轴承箱5内腔中润滑油扰动对油位监测带来的波动影响,同时还可避免进液口被油中杂质堵塞;
[0016]所述进液管7的水平管8前端与轴承箱5内腔底部之间设有支撑杆9,该支撑杆9上端设有与进液管7的水平管8相套接的管套、下端通过底座固定在轴承箱5内腔底部,以便通过支撑杆9固定进液管7的水平管8,同时使进液管7的水平管8高于轴承箱5内腔底部,避免进液管7的水平管8被淤积堵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稀油轴承油位监测装置,包括带内腔的轴承箱,设于轴承箱外侧的液位计,该液位计的高位出液口和低位进液口分别通过对应的高位连接管、低位连接管与轴承箱内腔相连通,且低位连接管与设于轴承箱内腔中的进液管相连,进液管的进液口设于轴承箱内腔底部、并朝发电机转轴方向水平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稀油轴承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为竖直设置的其上设刻度的透明管,液位计内侧壁上分别设有高位出液口和低位进液口,并分别通过对应的高位连接管、低位连接管与轴承箱内腔相连通,同时在高位连接管、低位连接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锦李定利何兴蔡扬王占平胡永清郭耀先黎振荣卢晓高健王建飞茶开清韩春雷金鹏林黄兴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