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50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胶托盘,包括上托板、下托板以及支脚组件;上托板位于所述下托板的正上方;支脚组件包括左支脚单元和右支脚单元,左支脚单元和右支脚单元对称设于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且左支脚单元与右支脚单元之间形成有安放腔,安放腔用于供叉车臂插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比传统单面设置的托盘,使用更加方便,即使上托板或下托板中的一面损坏时,仍能够进行再次使用,有利于节约成本;同时在左支脚单元和右支脚单元形成供叉车臂伸入的安放腔,无需手动搬运托盘,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动强度。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托盘


[0001]本技术涉及托盘
,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托盘。

技术介绍

[0002]托盘是一种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托盘种类较多,按照材质可以分为塑胶托盘、木质托盘、金属托盘等,其中塑胶托盘加工成本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存放、装载、搬运货物。但是目前的塑料托盘大多数为单面板结构,在使用时都必须上端面朝上,若支撑脚朝上,上端面在下,就必须人工翻过来,使用不方便。另外,若上端面损坏,则该托盘无法再次利用,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塑胶托盘。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塑胶托盘,包括上托板、下托板以及支脚组件;
[0005]所述上托板位于所述下托板的正上方;
[0006]所述支脚组件包括左支脚单元和右支脚单元,所述左支脚单元和所述右支脚单元对称设于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之间,且所述左支脚单元与所述右支脚单元之间形成有安放腔,所述安放腔用于供叉车臂插入。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支脚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脚座,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脚座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的一侧的表面连接;和/或,
[0008]所述右支脚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位于同一侧的第二脚座,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脚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的另一侧的表面连接。<br/>[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脚座和所述第二脚座正投影于所述上托板的外表面设有第一防滑垫;和/或,
[0010]所述第一脚座和所述第二脚座正投影于所述下托板的外表面设于第二防滑垫。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脚座和第二脚座的高度均介于2cm~5cm之间。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塑胶托盘还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于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之间,并位于所述左支脚单元与所述支脚单元的中心位置,且所述支撑条将所述安放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托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条,所述第一弹性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相连接;和/或,
[0014]所述下托板包括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三面板和所述第四面板之间设有第
二弹性条,所述第二弹性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面板和所述第四面板相连接。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的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网格孔和第二网格孔,所述第一网格孔的位置正对于所述第二网格孔的位置。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格孔和所述第二网格孔内设有相交叉的两个加强筋。
[00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利用左支脚单元和右支脚单元来对上托板和下托板进行连接,以使可以使用上托板和下托板中的任何一面来对货物进行支撑,相比传统单面设置的托盘,使用更加方便,即使上托板或下托板中的一面损坏时,仍能够进行再次使用,有利于节约成本;同时在左支脚单元和右支脚单元形成供叉车臂伸入的安放腔,无需手动搬运托盘,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塑胶托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塑胶托盘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塑胶托盘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
[0026]10、上托板;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13、第一弹性条;20、下托板;21、第三面板;22、第四面板;23、第二弹性条;30、左支脚单元;31、第一脚座;40、右支脚单元;41、第二脚座;50、安放腔;51、第一腔室;52、第二腔室;60、支撑条;70A、第一防滑垫;70B、第二防滑垫;80、第一网格孔;9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
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0030]参照图1至图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塑胶托盘,包括上托板10、下托板20以及支脚组件。
[0031]具体而言,上托板10位于下托板20的正上方;支脚组件包括左支脚单元30和右支脚单元40,左支脚单元30和右支脚单元40对称设于上托板10和下托板20之间,且左支脚单元30与右支脚单元40之间形成有安放腔50,安放腔50用于供叉车臂插入。
[0032]结合图1,在实施例中,将左支脚单元30和右支脚单元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板、下托板以及支脚组件;所述上托板位于所述下托板的正上方;所述支脚组件包括左支脚单元和右支脚单元,所述左支脚单元和所述右支脚单元对称设于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之间,且所述左支脚单元与所述右支脚单元之间形成有安放腔,所述安放腔用于供叉车臂插入;其中,所述上托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条,所述第一弹性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脚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脚座,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脚座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的一侧的表面连接;和/或,所述右支脚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位于同一侧的第二脚座,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脚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的另一侧的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座和所述第二脚座正投影于所述上托板的外表面设有第一防滑垫;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志由彭枫吴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博精密塑胶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