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坩埚钳的防脱落组件及坩埚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28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坩埚钳的防脱落组件及坩埚钳,坩埚钳包括左把手、右把手以及左钳口和右钳口,其中左把手和右钳口形成第一部件,右把手和左钳口形成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交叉设置,交叉处设置枢轴;在坩埚钳的一把手处设置有至少一电磁铁单元,电磁铁单元包括铁心及缠绕于铁心外的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磁铁的吸力锁紧坩埚钳,可以避免坩埚脱落而导致玻璃液洒落、地板燃烧、人员烫伤等风险。等风险。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坩埚钳的防脱落组件及坩埚钳


[0001]本技术涉及坩埚钳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坩埚钳的防脱落组件及坩埚钳。

技术介绍

[0002]坩埚是化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灼烧固体物质、熔化和精炼金属液体以及固液加热、反应。坩埚多为用极耐火的材料(如粘土、石墨、瓷土、石英或较难熔化的金属铁等)所制的器皿或熔化罐。坩埚钳多用耐火材料制作,比如由不锈钢,或不可燃、难氧化的硬质材料制成。坩埚钳的作用主要是夹持坩埚加热,或往热源(煤气灯、电炉、马弗炉)中取放坩埚,在加热坩埚时,夹取坩埚或坩埚盖用。如在开发优化玻璃配方中,需进行配料、熔样、淬冷、样品性能测试,其中淬冷过程包含以下步骤:在高温下(1400~1600℃)打开马弗炉炉门、用坩埚钳夹取坩埚并移动到去离子水桶上方、旋转180度将坩埚中的玻璃液倒出。
[0003]目前现有的坩埚钳,一般是包括两个把手以及两个钳口,左把手和右钳口一体形成部件一,右把手和左钳口一体形成部件二,部件一和部件二交叉设置,交叉处设置枢轴。现有的坩埚钳,经常出现夹持不稳的现象,另外人工移动与旋转坩埚,握力容易变化会引发坩埚掉落,或人工长时间夹持坩埚时,用力夹紧坩埚会导致肌肉疲劳,坩埚会因此脱落;坩埚掉落或脱落都会造成玻璃液洒落、地板燃烧、人员烫伤等事故。
[0004]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成本低、安装拆卸过程简单,同时可以避免坩埚脱落从而防止玻璃液洒落、地板燃烧、人员烫伤等事故发生的新型坩埚钳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脱落坩埚钳,减少或避免坩埚脱落引起的一系列风险。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坩埚钳,包括左把手、右把手以及左钳口和右钳口,其中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钳口形成第一部件,所述右把手和所述左钳口形成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交叉设置,交叉处设置枢轴,所述坩埚钳的一把手处设置有至少一电磁铁单元,所述电磁铁单元包括铁心及缠绕于所述铁心外的线圈。
[000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单元还包括为所述线圈供电的电源和电源开关。
[000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铁心及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坩埚钳的把手中。
[0010]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坩埚钳的一把手上套接设置有第一喉箍,所述铁心及所述线圈设置于第一喉箍上。
[0011]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喉箍上还固定设置有外壳,所述铁心及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
[0012]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单元还包括衔铁,所述衔铁设置位于所述坩埚钳的铁心及线圈所在的把手相对的另一把手上。
[0013]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衔铁所在把手上设置有第二喉箍,所述衔铁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喉箍上。
[0014]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坩埚钳的防脱落组件,包括用于套接在所述坩埚钳一把手上的第一喉箍,所述第一喉箍上设置有铁心及缠绕于所述铁心外的线圈。
[00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防脱落组件还包括用于套接在所述坩埚钳另一把手上的第二喉箍,所述第二喉箍上设置有衔铁。
[001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防脱落组件还包括为所述线圈供电的电源和电源开关。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坩埚钳,在把手上设有电磁铁单元,依靠通电产生的磁力,可以吸附另一把手,或是吸附另一把手上设置的衔铁,这样可将两个把手吸紧,可以减少或避免坩埚脱落而导致玻璃液洒落、地板燃烧、人员烫伤等风险。
[0019]2、本技术提供的防脱落组件,可套接在现有的坩埚钳上使用,电磁铁组件成本低;喉箍可采用可调节式,尺寸匹配目前常见坩埚钳、安装拆卸过程简单,并可安装多个防脱落组件同时工作,以满足夹取不同重量坩埚不同吸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坩埚钳结构示意图,图1(a)为钳口打开状态示意图,图1(b)为钳口关闭状态示意图,
[0022]图中:1
‑1‑
左喉箍、1
‑2‑
外壳、1
‑3‑
第一导线、1
‑4‑
第一电源、1
‑5‑
第一开关、1
‑6‑
右喉箍、1
‑7‑
衔铁、1
‑8‑
第一坩埚钳主体、1
‑8‑1‑
第一左把手、1
‑8‑2‑
第一右把手、1
‑8‑3‑
第一左钳口、1
‑8‑4‑
第一右钳口、1
‑9‑
铁心、1

10

线圈;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电磁铁单元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a)为坩埚钳钳口打开时电磁铁单元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b)为坩埚钳钳口关闭时电磁铁单元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坩埚钳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2
‑1‑1‑
第一左喉箍、2
‑1‑2‑
第二左喉箍、2
‑2‑1‑
第一外壳、2
‑2‑2‑
第二外壳、2
‑3‑
第二导线、2
‑4‑
第二电源、2
‑5‑
第二开关、2
‑6‑1‑
第一右喉箍、2
‑6‑2‑
第二右喉箍、2
‑7‑1‑
第一衔铁、2
‑7‑2‑
第二衔铁、2
‑8‑
第二坩埚钳主体、2
‑8‑1‑
第二左把手、2
‑8‑2‑
第二右把手、2
‑8‑3‑
第二左钳口、2
‑8‑4‑
第二右钳口、2
‑9‑1‑
第一铁心、2
‑9‑2‑
第二铁心、2

10
‑1‑
第一线圈、2

10
‑2‑
第二线圈;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坩埚钳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3
‑4‑
第三电源、3
‑5‑
第三开关、3
‑8‑
第三坩埚钳主体、3
‑8‑1‑
第三左把手、3
‑8‑2‑
第三右把手、3
‑8‑3‑
第三左钳口、3
‑8‑4‑
第三右钳口、3
‑9‑
第三铁心、3

10

第三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坩埚钳,包括左把手、右把手以及左钳口和右钳口,其中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钳口形成第一部件,所述右把手和所述左钳口形成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交叉设置,交叉处设置枢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钳的一把手处设置有至少一电磁铁单元,所述电磁铁单元包括铁心及缠绕于所述铁心外的线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坩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单元还包括为所述线圈供电的电源和电源开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坩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及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坩埚钳的把手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坩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钳的一把手上套接设置有第一喉箍,所述铁心及所述线圈设置于第一喉箍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坩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喉箍上还固定设置有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保和家庆曾静周新东
申请(专利权)人:嘉庚创新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