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25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包括两台按相序对应连接的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采用YND接线方式,第二变压器采用DYN接线方式;所述第二变压器二次侧的三相出线端分别经一个单相高压开关与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连接,单相高压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有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调节注入电压大小及高压开关分合的控制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二次侧中性点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三个单相高压开关的分合来实现ABC任一相接地时的补偿,操作机构少,设备故障率低,控制目标少,控制简单,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网单相接地保护
,特别是一种全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接地故障有源全补偿装置一般由电源变压器、升压变压器、真空接触器、有源电力补偿器(APC)、控制器等组成,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控制器调整有源电力补偿器的输出电压,可将单相接地故障点电压、电流补偿至接近0,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彻底消除弧光,还可利用扰动方式进行精准选线,是解决单相接地故障的最优方案。
[0003]采用有源设备(有源电力补偿器)的优势是输出电压通过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逆变输出,输出电压无级差、调节精度高。但电力电子设备也有其它方面的问题,例如损耗大、电力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不高等缺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202110558029.1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经变压器柔性接地方法,该方法中的变压器一次侧接入配电网,并产生中性点;令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线电压等于配电网电源的相电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根据故障选相结果,将变压器二次侧对应两根相线直接或经串联可变阻抗外加到中性点和地之间,实现中性点电压的柔性调控,使故障点电压低于接地电弧持续燃烧的电压,强迫故障点熄弧,同时监测配电网对地绝缘参数感知接地故障是否消除;对于永久性接地故障,实现故障持续消弧或外加同相电压放大故障进行定位。该方法仅需一个变压器即可实现引出系统中性点,并同时能够消除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抑制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电压或接地保护跳闸。但是由于二次侧开关较多,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并且,如果其中一个开关故障,则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稳定性、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简单、可靠性高的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包括两台按相序对应连接的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采用YND接线方式,第二变压器采用DYN接线方式;所述第二变压器二次侧的三相出线端分别经一个单相高压开关与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连接,单相高压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有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调节注入电压大小及高压开关分合的控制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二次侧中性点接地;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第二变压器变换出故障相相电压,控制器通过闭合对应故障相的单相高压开关进行系统补偿。
[0008]上述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所述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还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受控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0009]上述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额定电压比为第二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额定电压比为
[0010]上述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所述注入变压器的一次侧连接在第二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与第二变压器二次侧三个单相高压开关的共接端之间,注入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在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与地之间;所述注入变压器的二次侧并接有有载调压开关,有载调压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0011]上述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所述第二变压器二次侧的三相线圈上分别并联连接一单相有载调压开关,三个单相有载调压开关的受控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2]上述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所述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以下组合:YND1与DYN5、YND3与DYN3、YND5与DYN1、YND7与DYN11、YND9与DYN9或YND11与DYN7。
[00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4]本技术不需要使用带有电力电子装置的逆变电源,仅通过变压器和高压开关配合即可实现对接地无功电流、有功电流和谐波电流的全补偿;在本技术中通过控制三个单相高压开关的分合来实现ABC任一相接地时的补偿,操作机构少,设备故障率低,控制目标少,控制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系统接线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系统接线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3的系统接线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4的系统接线图;
[0019]其中:BYQ1.第一变压器;BYQ2.第二变压器;KA.A相高压开关;KB.B相高压开关;KC.C相高压开关;TYA.A相有载调压开关;TYB.B相有载调压开关;TYC.C相有载调压开关;KZQ.控制器;XH.消弧线圈;ZRB.注入变压器;TYQ.有载调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包括第一变压器BYQ1、第二变压器BYQ2、控制器KZQ和A相高压开关KA、B相高压开关KB和C相高压开关KC;各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具体如下。
[0023]第一变压器BYQ1和第二变压器BYQ2按相序对应连接,且第一变压器采用YND接线方式,第二变压器采用DYN接线方式;第二变压器BYQ2的二次侧中性点接地。本技术中,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以下组合:YND1与DYN5、YND3与DYN3、YND5与DYN1、YND7与DYN11、YND9与DYN9或YND11与DYN7。
[0024]所述第二变压器BYQ2二次侧的三相出线端分别经一个单相高压开关与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连接,即第二变压器BYQ2二次侧的A相线圈出线端经A相高压开关KA连接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第二变压器BYQ2二次侧的B相线圈出线端经B相高压开关KB连接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第二变压器BYQ2二次侧的C相线圈出线端经C相高压开关KC连接第
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也就是说,本技术中,第二变压器BYQ2二次侧的三个单相高压开关共接于第一变压器的一次侧中性点。
[0025]上述的三个单相高压开关的受控端还分别与控制器KZQ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控制器指令下,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调节注入电压大小及高压开关分合。
[0026]为实现系统全部电流的补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额定电压比为第二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额定电压比为
[0027]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第二变压器变换出故障相相电压,控制器通过闭合对应故障相的单相高压开关KA或KB或KC进行系统补偿,利用第二变压器补偿全部的电容电流、有功电流和谐波电流。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还经消弧线圈XH接地,消弧线圈XH的受控端连接控制器KZQ的输出端;本实施例的系统接线如图2所示。
[0030]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第二变压器变换出故障相相电压,控制器首先通过控制消弧线圈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按相序对应连接的第一变压器(BYQ1)和第二变压器(BYQ2),所述第一变压器采用YND接线方式,第二变压器采用DYN接线方式;所述第二变压器(BYQ2)二次侧的三相出线端分别经一个单相高压开关与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连接,单相高压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有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调节注入电压大小及高压开关分合的控制器(KZQ);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二次侧中性点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还经消弧线圈(XH)接地,消弧线圈(XH)的受控端连接控制器(KZQ)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额定电压比为第二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额定电压比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变压器补偿的全补偿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辉张振江王军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旭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