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13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9
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所述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触头装置,所述触头装置包括绝缘转轴、动触头、弹簧组件、安装轴;所述动触头后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安装轴通过转动部将动触头转动地安装在绝缘转轴上;所述动触头前端下方设置有动触点;特点是:所述转动部的上方设置有抵压部,所述绝缘转轴上设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弹簧组件安装在容置腔内,其一端与绝缘转轴抵靠,另一端与动触头上的抵压部抵靠。优点:软连接、动触头均可以灵活动作,提高了转轴系统动作的可靠性;方便触头转轴系统与脱扣器侧的封闭隔离,有助于提升断路器的绝缘性能和分断性能。有助于提升断路器的绝缘性能和分断性能。有助于提升断路器的绝缘性能和分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断路器包括外壳和一个或多个电极,每一个电极连接至少一个固定触头和一个可移动触头,这两种触头的彼此连接/断开分别形成了断路器接通和断开功能,由于触头是随转轴转动的,但后部的联接板、脱扣器部分是相对固定的,所以两者之间需要有一个零件将两者联结起来,一般是用软连接来实现两者的联结,软连接的一端与可移动触头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的联接板焊接固定。
[0003]随着国内断路器事业的发展,电流小型化,智能化成为主流,空间小就造成了软连接设计困难,软连接在狭小的空间内随着动、静触头的合分而伸缩动作,如果软连接活动空间过小,会造成断路器触头系统转动不灵活,影响触头正常的合分性能。
[0004]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断路器的触头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其通过改变触头装置的布置,使软连接、动触头均可灵活动作,提高了转轴系统动作的可靠性;同时提升了断路器的绝缘性能和分断性能。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所述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触头装置,所述触头装置包括绝缘转轴、动触头、弹簧组件、安装轴;所述动触头后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安装轴通过转动部将动触头转动地安装在绝缘转轴上;所述动触头前端下方设置有动触点;其特点是:所述转动部的上方设置有抵压部,所述绝缘转轴上设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弹簧组件安装在容置腔内,其一端与绝缘转轴抵靠,另一端与动触头上的抵压部抵靠。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组件包括金属支架、触头压簧,所述金属支架设置于容置腔内,并与绝缘转轴抵靠,所述触头压簧安装于金属支架内,其一端抵靠在金属支架上,另一端抵靠在动触头上。
[0008]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转轴的容置腔内设置有限位面,所述金属支架上设有与限位面对应配合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限位面接触抵靠,所述的触头压簧的一端与折弯部抵靠。
[0009]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转轴的容置腔内设有卡接部,金属支架上设置有与卡接部卡接配合的卡接限位部,所述卡接部与卡接限位部两者中,一者为凹槽,另一者为突部。
[0010]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组件还包括台阶轴,所述台阶轴设置在触头压簧的中心腔内,即触头压簧套设于台阶轴上。
[0011]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台阶轴一端嵌入触头压簧朝向动触头前端的中心腔内,台阶轴的另一端上设有斜面,该斜面与动触头上的抵压部相抵靠。
[0012]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头装置还包括软连接,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软连接一端与连接部焊接固定。
[0013]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头装置还包括联接板,所述联接板上设有连接端,所述软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端焊接固定。
[0014]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联接板为平板型或L型中的一种。
[0015]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转轴具有一个或多个安装腔,所述的动触头安装在对应的安装腔内,所述的容置腔开设在所述的安装腔上。
[0016]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弹簧组件布置在绝缘转轴内部,并且从触头上方施加作用力,软连接排布于绝缘转轴下方,给予软连接充足的空间,使软连接、动触头均可以灵活动作,提高了转轴系统动作的可靠性;同时使断路器主回路位于最底层,方便触头转轴系统与脱扣器侧的封闭隔离,有助于提升断路器的绝缘性能和分断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采用平板型联接板的塑壳断路器总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采用L型联接板的塑壳断路器总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触头装置的平面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所述触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所述绝缘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所述金属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所述动触头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24]图8为本技术所述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平板型所述联接板送往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L型所述联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壳体、11.基座、12.中间盖、13.顶盖;2.灭弧室;3.操作机构;4.脱扣器;5.触头装置、51.绝缘转轴、511.安装腔、512.容置腔、5121.限位面、5122.卡接部、52.动触头、521.转动部、522.动触点、523.抵压部、524.连接部、525.绝缘件、526.轴套、527.凸台、528.卡接孔、53.弹簧组件、531.金属支架、5311.折弯部、5312.卡接限位部、532.触头压簧、5321.中心腔、533.台阶轴、5331.斜面、54.软连接、55.联接板、551.连接端、56.安装轴;6.静触头、61.静触点、62.引弧板、621.引弧部、622.平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
以对应附图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30]参见图1~图10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的触头装置,所述触头装置5包括绝缘转轴51、动触头52、弹簧组件53、软连接54、连接板55和安装轴56;所述弹簧组件53包括金属支架531、触头压簧532和台阶轴533。
[0031]应用本实施例触头装置5的断路器,如图1~图2,所述断路器为塑壳断路器,该实施例的断路器如图1、图2中所示,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灭弧室2、操作机构3、脱扣器4、触头装置5和静触头6,该壳体1由基座11、安装在基座11上部的罩壳和中间盖12及安装在中间盖12上部的顶盖13构成;上述的灭弧室2、操作机构3、脱扣器4、触头装置5、静触头6容纳于基座11内。
[0032]参见图3~图4所示,所述绝缘转轴51一般由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具体的如DMC不饱和聚脂模塑料和聚酰胺玻璃丝增强压塑料等压塑或注塑制成。上述的绝缘转轴51具有一个或多个安装腔511,该安装腔511内可安装动触头52,所述动触头52后端设置有转动部521,所述安装轴56通过转动部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所述断路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触头装置(5),所述触头装置(5)包括绝缘转轴(51)、动触头(52)、弹簧组件(53)、安装轴(56);所述动触头(52)后端设置有转动部(521),所述安装轴(56)通过转动部(521)将动触头(52)转动地安装在绝缘转轴(51)上;所述动触头(52)前端下方设置有动触点(52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521)的上方设置有抵压部(523),所述绝缘转轴(51)上设有开口的容置腔(512),所述弹簧组件(53)安装在容置腔(512)内,其一端与绝缘转轴(51)抵靠,另一端与动触头(52)上的抵压部(523)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53)包括金属支架(531)、触头压簧(532),所述金属支架(531)设置于容置腔(512)内,并与绝缘转轴(51)抵靠,所述触头压簧(532)安装于金属支架(531)内,其一端抵靠在金属支架(531)上,另一端抵靠在动触头(5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转轴(51)的容置腔(512)内设置有限位面(5121),所述金属支架(531)上设有与限位面(5121)对应配合的折弯部(5311),所述折弯部(5311)与限位面(5121)接触抵靠,所述的触头压簧(532)的一端与折弯部(5311)抵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转轴(51)的容置腔(512)内设有卡接部(5122),金属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晓辛唐维春顾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