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育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97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育苗床,包括第一育苗架和第二育苗架,所述第一育苗架和第二育苗架上均固定有育苗床,第一育苗架和第二育苗架下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上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育苗架上设有拼装机构,所述拼装机构包括限位块、第一凹槽、第二凹槽、通孔、固定箱、插杆、挡环和拉环,所述第二育苗架左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育苗架右端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育苗架的下端开设有通孔。该便于组装的育苗床通过设有拼装机构,当需要对育苗床进行拼装时,可通过拼装机构对育苗床进行快速拼装,使用简单。使用简单。使用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育苗床


[0001]本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育苗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育苗床被广泛的使用,育苗床是用来对农作物进行育苗的设备,育苗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
[0003]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苗床在育苗的过程中不能进行很好的组合,导致后续育苗完成以后育苗的移动很不方便,且支撑育苗床的育苗架一般都是焊死的情况,这就导致不能根据对应的产量进行与育苗架组装,从而使得育苗工作进展起来的不方便,鉴于此,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育苗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育苗床,具备便于对育苗床继续拼装等优点,解决了传统不便于对育苗床继续拼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育苗床,包括第一育苗架和第二育苗架,所述第一育苗架和第二育苗架上均固定有育苗床,第一育苗架和第二育苗架下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上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育苗架上设有拼装机构;
[0006]所述拼装机构包括限位块、第一凹槽、第二凹槽、通孔、固定箱、插杆、挡环和拉环,所述第二育苗架左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育苗架右端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育苗架的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育苗架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第一凹槽内部,且插杆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插杆的一端位于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插杆上固定有挡环,插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有拉环,所述挡环与弹簧均位于固定箱内部。
[0007]进一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挡环的下方相固定,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固定箱内腔的底部相固定。
[0008]进一步,所述挡环的外侧与固定箱的内部滑动设置。
[0009]进一步,所述育苗床上端固定有把手。
[0010]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气缸、伸缩杆、滑板和车轮,所述固定箱内竖向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滑板,所述固定箱内竖向设置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滑板的上方相固定,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位于滑槽内部。
[0011]进一步,所述伸缩杆均匀分布在气缸的两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便于组装的育苗床,通过设有拼装机构,当需要对育苗床进行拼装时,可通过
拼装机构对育苗床进行快速拼装,使用简单。
[0014]2、该便于组装的育苗床,通过设有移动机构,在需要对育苗床进行移动时,可通过移动机构将车轮升起,从而便于对育苗床进行移动,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第一育苗架与育苗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第一育苗架、2第二育苗架、3育苗床、4拼装机构、401限位块、402第一凹槽、403第二凹槽、404通孔、405固定箱、406插杆、407挡环、408拉环、409弹簧、5移动机构、501气缸、502伸缩杆、503滑板、504车轮、6支撑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育苗床3,包括第一育苗架1和第二育苗架2,第一育苗架1和第二育苗架2上均固定有育苗床3,第一育苗架1和第二育苗架2下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支撑箱6,支撑箱6上设有移动机构5,第一育苗架1上设有拼装机构4。
[0023]拼装机构4包括限位块401、第一凹槽402、第二凹槽403、通孔404、固定箱405、插杆406、挡环407和拉环408,第二育苗架2左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401,第一育苗架1右端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02,限位块401位于第一凹槽402的内部,插杆40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403,第一育苗架1的下端开设有通孔404,第一育苗架1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固定箱405,固定箱4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406,插杆406的一端贯穿通孔404并延伸至第一凹槽402内部,且插杆406与通孔404滑动连接,插杆406的一端位于第二凹槽403的内部,插杆406上固定有挡环407,插杆406上套接有弹簧409,弹簧409的上端与挡环407的下方相固定,挡环407的外侧与固定箱405的内部滑动设置,弹簧409的下端与固定箱405内腔的底部相固定,插杆406的一端固定有拉环408,挡环407与弹簧409均位于固定箱405内部。
[0024]该装置通过拉动拉环408,拉环408带动挡环407移动,挡环407挤压弹簧409,弹簧409回缩,再通过插杆406移动至第二凹槽403外,通过移动第二育苗床3向右侧移动,从而带动限位块401移动至第一凹槽402外,对两个育苗床3进行分离,反之,通过弹簧409的回伸性带动插杆406移动至第二凹槽403内,即可对限位块401进行固定,从而对两个育苗床3进行拼接固定。
[0025]其中,育苗床3上端固定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提起育苗床3。
[0026]请参阅图4

5,为了便于对第一育苗架1和第二育苗架2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机构5包括气缸501、伸缩杆502、滑板503和车轮504,固定箱405内竖向设置有气缸501,气
缸501的输出端固定有滑板503,固定箱405内竖向设置有两个伸缩杆502,伸缩杆502的一端与滑板503的上方相固定,固定箱405内腔的左右两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板503位于滑槽内部
[0027]该装置通过启动气缸501,气缸501带动滑板503向下移动,再通过滑板503带动车轮504移动,车轮504移动至支撑箱6外,将支撑箱6撑起,从而移动育苗床3,反之气缸501带动车轮504移动至支撑箱6内,对车轮504进行收缩,从而对育苗床3进行固定。
[0028]其中,伸缩杆502均匀分布在气缸501的两侧,使得气缸501带动滑板503稳定的上下移动。
[0029]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30]需要对第一育苗架1和第二育苗架2进行拼装时,通过拉动带动挡环407移动,挡环407挤压弹簧409,弹簧409回缩,再通过插杆406移动至通孔4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育苗床(3),包括第一育苗架(1)和第二育苗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育苗架(1)和第二育苗架(2)上均固定有育苗床(3),第一育苗架(1)和第二育苗架(2)下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支撑箱(6),所述支撑箱(6)上设有移动机构(5),所述第一育苗架(1)上设有拼装机构(4);所述拼装机构(4)包括限位块(401)、第一凹槽(402)、第二凹槽(403)、通孔(404)、固定箱(405)、插杆(406)、挡环(407)和拉环(408),所述第二育苗架(2)左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401),所述第一育苗架(1)右端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02),所述限位块(401)位于第一凹槽(402)的内部,所述插杆(40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403),所述第一育苗架(1)的下端开设有通孔(404),所述第一育苗架(1)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固定箱(405),所述固定箱(4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406),所述插杆(406)的一端贯穿通孔(404)并延伸至第一凹槽(402)内部,且插杆(406)与通孔(404)滑动连接,所述插杆(406)的一端位于第二凹槽(403)的内部,所述插杆(406)上固定有挡环(407),插杆(406)上套接有弹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锋李怡晨鲁仪增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千木奇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