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屏结构及智慧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84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副屏结构及智慧黑板,副屏结构包括面板、两个第一边框和两个连接件。面板具有第一板面、背离第一板面的第二板面、连接于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之间的周侧面。周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两个第一边框分别与两个第一侧面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一边框均包括位于面板的第二板面所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二板面贴合连接,第三连接段与第二板面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连接段背离第二板面的一侧,第二连接段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两个连接件分别与两个第一边框的第三连接段一一对应连接,两个连接件用于将副屏结构与主屏结构连接。这样设计使副屏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单,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屏结构及智慧黑板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黑板
,尤其涉及一种副屏结构及智慧黑板。

技术介绍

[0002]智慧黑板为一种采用触控技术将传统的手写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的智能教学设备,能在粉笔板书和多媒体应用之间轻松切换。传统的智慧黑板的副屏结构通常使用底板、铝蜂窝和滚涂面板加工成书写板,再将边框套装在书写板,最后通过螺钉将边框与书写板固定,该副屏结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智慧黑板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副屏结构及智慧黑板,解决了副屏结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情况。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屏结构,包括:
[0005]面板,所述面板具有第一板面、背离所述第一板面的第二板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之间的周侧面,所述第一板面用于书写板书,所述周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
[0006]两个第一边框,两个所述第一边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第一边框均包括位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板面所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板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板面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背离所述第二板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
[0007]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边框的所述第三连接段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还用于将所述副屏结构与主屏结构连接。
[0008]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将副屏结构设计为包括面板和第一边框,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边框的第三连接段,即可将副屏结构固定于主屏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对工艺要求较低,进而能够提高生产质量良率,降低生产成本;由于第三连接段与第二板面间隔设置,使第三连接段和第二板面之间留有安装空间,连接件连接于第三连接段时,不会接触面板,避免影响面板的整体性,同时能够保证面板的整体强度。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段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副屏结构还包括:
[0010]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及所述连接件。
[0011]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安装于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使第三连接段及连接件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第一紧固件便于组装和拆卸,利于后续第三连接段及连接件的检修,若连接件发生损坏,可直接拆卸更换,使副屏结构能够更加快速的投入使用。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还包括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包括:
[0013]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朝靠近所述第一板面的方向延伸且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
[0014]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且相对所述第一部分弯折。
[0015]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第四连接段,第四连接段的第一部分与第二连接段间隔设置且连接第三连接段,使第一边框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稳定,可以更好的保护面板;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弯折,增大了第四连接段的厚度,使第四连接段能够更好的抵接第一侧面;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弯折形成圆角,使第四连接段靠近第一板面的一端更加圆滑,在组装过程中能够避免第四连接段刮伤面板,同时还能防止第四连接段刮伤使用者。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侧面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的同侧且用于在所述副屏结构与所述主屏结构连接时背离所述主屏结构设置,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之间,所述副屏结构还包括:
[0017]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二侧面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边框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边框。
[0018]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一边框可以围合连接面板,更好的支撑保护面板,同时增大了面板与其它部件的连接面积,便于其它部件通过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连接至面板。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的结构相同。
[0020]基于上述实施例,这样设计保证了第二边框和第一边框的一致性,使第二边框和第一边框能够更加均匀的承受面板的压力,同时便于大批量生产。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侧面还包括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的同侧且用于在所述副屏结构与所述主屏结构连接时靠近所述主屏结构设置,所述第三侧面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之间,所述副屏结构还包括:
[0022]第三边框,所述第三边框与所述第三侧面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边框包括位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板面所在的一侧的第五连接段、第六连接段及第七连接段,所述第五连接段贴合所述第二板面,所述第七连接段与所述第五连接段间隔设置,所述第六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五连接段与所述第七连接段的同侧且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段及所述第七连接段。
[0023]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三边框,第三边框和第一边框可以围合连接面板,给面板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且第三边框连接于两个第一边框之间,能够避免面板受到压力时中部凹陷,使用者能够更加顺畅的书写。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5]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主板和支撑板,所述主板连接于所述第七连接段的中部,且朝远离所述第七连接段的方向凸起,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主板远离所述第七连接段的一侧,且朝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延伸。
[0026]基于上述实施例,由于两个第一边框的第三连接段一一对应连接有两个连接件,且两个连接件设置于面板的相对的两侧,使副屏结构的中部缺少支撑,通过在第三边框的第七连接段的中部设置支撑件,使用者在面板书写时,支撑板能够提供支撑力,防止面板内
凹。
[002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位于所述第二板面所在的一侧的部位与所述第二板面之间的最大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三边框位于所述第二板面所在的一侧的部位与所述第二板面之间的最大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相等。
[0028]基于上述实施例,这样设计使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沿垂直第一板面方向的厚度相等,从而面板能够平整的安装至墙面。
[002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为玻璃面板,和/或,所述第一板面设置有AG层。
[0030]基于上述实施例,将面板设计为玻璃面板,大幅提升了面板的表面强度,使面板不易被划伤,增加了面板的使用寿命;在第一板面设置AG层,AG层能有效防止指纹,手指触摸不易留痕,且便于清洁,同时能够保证不同角度观看板面书写内容依旧清晰,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003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黑板,包括:
[0032]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副屏结构;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第一板面、背离所述第一板面的第二板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之间的周侧面,所述第一板面用于书写板书,所述周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两个第一边框,两个所述第一边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第一边框均包括位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板面所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板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板面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背离所述第二板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边框的所述第三连接段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还用于将所述副屏结构与主屏结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副屏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及所述连接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还包括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朝靠近所述第一板面的方向延伸且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且相对所述第一部分弯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侧面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的同侧且用于在所述副屏结构与所述主屏结构连接时背离所述主屏结构设置,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