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791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其步骤依次包括启动设备;将菜包在副清洗区进行整理、洗涤后形成净菜;净菜在副灶进行烹饪形成菜成品,将菜成品放置到副碗碟摆放区;清洁副桌的桌面;关闭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劳动教育设备通过在副桌的桌面上划分多个区域,可以让使用者养成规律摆放的良好习惯;通过智能数据终端播放烹饪教学视频,便于使用者同步进行学习烹饪,智能数据终端还可录制使用者的操作视频,便于回看、学习,提升了使用者进行劳动交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智能劳动教育设备在副灶一侧设置有防护装置,可以对使用者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在烹饪过程中的油水等溅到使用者的手臂上、身上,提升了使用者进行劳动教育时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教育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0003]烹饪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部分。目前的烹饪劳动教育完全通过老师指导完成,导致老师工作量大且学生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如需要基于智能劳动教育设备设计一套简易且安全的劳动教育方法或智能劳动教育设备使用方法,以提高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0004]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劳动教育效率低下,且教育操作过程中安全性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启动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副桌,所述副桌的桌面上设置有副清洗区、副灶、副调味品放置区、副碗碟摆放区和显示区,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智能数据终端,所述智能数据终端播放烹饪教学视频以及录入使用者的操作视频,所述烹饪教学视频包括洗菜视频、烹饪视频以及清洁收纳视频,所述副灶一侧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透明防护板以及硅胶手套,所述透明防护板防止在烹饪过程中的油水溅到使用者的手臂上、身上;S2:智能数据终端播放所述洗菜视频,使用者根据所述洗菜视频指导,将菜包在所述副清洗区进行整理、洗涤后形成净菜;S3:智能数据终端播放所述烹饪视频,使用者根据所述烹饪视频指导,将所述净菜在所述副灶进行烹饪形成菜成品,将所述菜成品放置到所述副碗碟摆放区;S4:智能数据终端播放所述清洁收纳视频,使用者根据所述清洁收纳视频指导,清洁所述副桌;S5:关闭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S11:调整副桌的高度;S12:启动设备总开关;S13:打开所述智能数据终端,进入设备使用的语音欢迎界面,所述智能数据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以及摄像头,所述触控显示屏通过录入使用者电子身份证,确认使用者信息,且播放所述烹饪教学视频;所述摄像头用于录入使用者的操作视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桌底端设置有可调节立柱,所述S11包括:S111:将定位销从定位孔中拔出,解除支撑柱与定位柱之间的位置锁定;S112:抬起所述副桌的桌面,弹簧定位珠进出档位孔时,定位柱与支撑柱相互移动的阻力发生改变,在多个可调高度立柱同时进行调整时,多个可调高度立柱调整至同一高度,使得桌面水平;S113:定位销插接到定位孔,锁定支撑柱与定位柱之间的位置,进而锁定立柱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S14装配防护装置,所述桌面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透明防护板与所述插接槽插接固定;所述透明防护板上设置有两个手臂移动孔,硅胶手套的开口端设置有移动圈,移动圈用于套至使用者的手臂上,手臂移动孔连接有柔性环,所述柔性环的内周缘与移动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劳动教育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环的外周缘通过固定圈与手臂移动孔连接,所述固定圈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子圈,各固定子圈包括外边沿、内边沿、及对接沿,对接沿连接在外边沿与内边沿之间;所述S14包括:S141:将手臂移动孔的边沿夹持固定在两个固定子圈的外边沿之间,利用两个外边沿能够将固定圈与手臂移动孔的边沿固定连接;S142:柔性环的外周缘夹持固定在两个固定子圈的内边沿之间,利用两个内边沿能够将固定圈与柔性环的外周缘固定连接;S143:两个固定子圈的对接沿相对设置并固定连接,以使得两个固定子圈固定连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兵何乔瑜
申请(专利权)人:火链广东智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