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78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该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收卷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摇把,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一侧与收卷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线路紧线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线缆容易在一个地方缠绕,使收卷轴外侧凸起,没有规律性,造成缠线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输配电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即输电、变电、配电,其中输电是指电能的传输,通过输电,把相距甚远的(可达数千公里)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输电和配电设施都包括变电站、线路等设备,输变电一般在电力行业中35kV~1000kV称为输变电,10kV及以下的称为配网,电流的输送往往导致因线路发热造成损耗,所以在输送的时候都是通过变电升高电压,让电流变小以减少发热损耗,高压电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目标电器也不需要如此高压,这就需要通过变电降低电压,由于在电流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的变电,所以把电流的输送称为输变电,输变电就像是一张布满全国的大网,变电站就是网中的节点,连接各个节点的就是输电线路,在安装的过程中会使用到紧线器对其紧线,紧线器,又叫棘轮收紧器,是在架空线路敷设施工中作为拉紧导线用的。
[0003]经检索,授权号为:CN21639029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输配电线路紧线装置”,包括底板、安装架和收卷轴,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后侧的两侧,所述收卷轴活动安装在安装架的内侧,所述收卷轴表面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挡盘
……
所述底板顶部右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紧固筒,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夹线机构,虽然该装置解决于棘轮防回转结构的转轴处脆弱容易折断,配电线会弹射伤到作业人员等问题,但其设置的固定板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由于固定板位置固定,紧固筒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这就会导致该装置在紧线过程中,线会在收卷轴外侧的一个地方缠绕,使收卷轴外侧凸起,没有规律性,造成缠线的情况,其装置还具备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对线缆导向,可减少线缆缠线现象的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
[0006]本技术提供的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收卷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摇把,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一侧与收卷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销,所述第二立板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销的外侧与固定槽的内腔卡接。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安装座的内腔,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安装座
的内腔焊接有弹簧。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外侧与导向杆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稳定杆的两端均与安装座的内腔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远离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套,所述辅助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底部与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在使用者通过本装置进行紧线工作时,可将固定销移出固定槽内,然后将固定销从固定盘的通孔内移出,然后使用者即可通过摇把来转动固定盘,固定盘转动可带动收卷轴转动,从而将线缆缠绕在收卷轴的外侧,在线缆穿过导向套缠绕在收卷轴的外侧时,使用者可手动移动导向杆或通过改变线缆与收卷轴之间的角度来使导向杆发生移动,导向杆移动可带动导向套进行移动,导向套移动则会带动线缆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线缆与收卷轴之间的位置,进而将线缆规律的缠绕在收卷轴外侧不同的位置,避免线缆持续缠绕在收卷轴外侧同一位置,从而出现凸起,解决了现有的线路紧线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线缆容易在一个地方缠绕,使收卷轴外侧凸起,没有规律性,造成缠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二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安装座的结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安装座;2、第一立板;3、第二立板;4、收卷轴;5、挡板;6、固定机构;601、固定盘;602、固定销;603、固定槽;7、摇把;8、导向机构;801、导向杆;802、导向套;803、弹簧;804、稳定杆;9、辅助板;10、辅助套;11、支撑杆;12、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座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轴4,收卷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5,收卷轴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摇把7,安装座1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机构8;
[0021]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12,加固杆12的底部与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2]需要说明的是:摇把7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便于使用者抓握转动摇把7,通过设置加固杆12,提高了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与安装座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盘601,固定盘601的一侧与收卷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盘6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销602,第二立板3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603,固定销602的外侧与固定槽603的内腔卡接。
[0024]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槽603的数量与固定盘601内腔开设的通孔数量相同,在使用者通过本装置进行紧线工作时,可将固定销602移出固定槽603内,然后将固定销602从固定盘601的通孔内移出,然后使用者即可通过摇把7来转动固定盘601,固定盘601转动可带动收卷轴4转动,从而将线缆缠绕在收卷轴4的外侧,然后将固定销602归位即可重新对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所述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轴(4),所述收卷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收卷轴(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摇把(7),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盘(601),所述固定盘(601)的一侧与收卷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6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销(602),所述第二立板(3)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603),所述固定销(602)的外侧与固定槽(603)的内腔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伏输变电线路紧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8)包括导向杆(801),所述导向杆(801)位于安装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瑞周佩侯琦琦刘小录宋少博来靖翔牟彦俊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安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