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部磁共振弹性成像和呼吸门控、呼吸控制的腹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253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腹部磁共振弹性成像和呼吸门控、呼吸控制的腹带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腹带本体,腹带本体上设置竖排粘扣毛刺以及粘扣软毛,所述腹带本体上还设置气垫,气垫上设置有进气管以及气压传感器,所述进气管通过充气管与充气泵连接,所述充气管上还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充气泵右侧还设置有控制器以及电源,所述腹带本体上设置呼吸监测器以及通过套袋设置振动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弹性腹带、竖排粘扣毛刺、粘扣软毛以及辅助块的作用下,使得装置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患者在使用时的需求,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率,可拆卸的充气管和气压传感器使得气垫可以满足患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腹部磁共振弹性成像和呼吸门控、呼吸控制的腹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腹部磁共振弹性成像和呼吸门控、呼吸控制的腹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腹部磁共振检查需要患者进行呼吸配合,患者的呼吸均匀度,屏气程度决定了图像质量的好坏;在对患者进行腹部磁共振检查弹性成像时需要同时将腹带和弹性腹带绑在患者的腹部,从而实现呼吸监测,呼吸触发,固定振动单元,传播振动波等功能。患者的舒适度也会影响检查的效率和质量。
[0003]在现有技术中,磁共振检查检查时绑在患者腹部的原有腹带作用较为单一,不能实现对患者呼吸节律及屏气程度的控制,没有固定弹性振动单元的功能,腹带的效率低;而患者进行弹性检查时额外放置的弹性腹带没有呼吸控制功能,使图像质量受限于患者的呼吸情况,而且固定效果较差,同时也增加了摆位的时间和难度,另外,对于置管的患者,腹带压迫引起疼痛感,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下降,检查成功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腹部磁共振弹性成像和呼吸门控、呼吸控制的腹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腹部磁共振弹性成像和呼吸门控、呼吸控制的腹带装置,包括腹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为弹性腹带,所述腹带本体左侧前壁上设置有竖排粘扣毛刺,所述腹带本体右侧后壁上设置有与竖排粘扣毛刺配合使用的粘扣软毛,所述腹带本体后侧内壁上设置有气垫,所述气垫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气垫上还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还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的进气端与充气泵的出气端相连接,所述充气管上还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充气泵以及电动阀门相连接,所述充气泵右侧还设置有控制器以及电源,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气压传感器、电动阀门以及充气泵连接,所述电源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腹带本体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套袋,所述套袋内部放置设置有振动单元,振动单元的进气端通过伸缩软管、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腹带本体前侧外壁上设置呼吸监测器。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压传感器为可拆卸式。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腹带本体以及气垫上设置有导孔。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垫后侧外壁上设置有凸点。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管为可拆卸式。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腹带本体上还滑动设置有辅助块。
[00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在弹性腹带、竖排粘扣毛刺、粘扣软毛以及辅助块的作用下,使得腹带本体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体型患者不同检查项目的需求,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置的固定质量,减少了检查过程中腹带脱落移位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摆位的难度,提高了摆位的效率;
[0015]2、在带阀门的充气管的作用下,带导孔和凸点的气垫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使得装置的功能性得到提升,既可以起到对于患者均匀呼吸节律控制和屏气控制的作用,保证图像质量,同时导孔和凸点也对有创性治疗后的患者的腹部置管进行隔离保护,避免挤压造成的二次伤害,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提升了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
[0016]3、在若干套袋的作用下,方便了对于振动单元的放置,使得装置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体型患者在腹部弹性检查的实际需求;同时呼吸监测模块满足了腹部弹性检查呼吸控制的需求;
[0017]4、设置可拆卸的充气管及气压传感器,使腹带同时满足普通腹部磁共振检查及腹部弹性磁共振检查的要求,提升了检查的便利性,减少了医疗器材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呼吸调节时的装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注释:1、腹带本体;101、导孔;2、竖排粘扣毛刺;3、粘扣软毛;4、辅助块;5、气垫;501、凸点;6、气压传感器;7、进气管;701、阀门;8、充气管;9、电动阀门;10、充气泵;11、套袋;12、振动单元;13、呼吸监测器;14、控制器;15、电源;16、伸缩软管;17、进气管;18、空气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腹部磁共振弹性成像和呼吸门控、呼吸控制的腹带装置,包括腹带本体1,所述腹带本体1为弹性腹带,其可以根据患者的腹部围度进行自主调节,从而腹带本体1可以更好的满足对于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所述腹带本体1左侧前壁上设置有竖排粘扣毛刺2,所述腹带本体1右侧后壁上设置有与竖排粘扣毛刺2配合使用的粘扣软毛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腹带本体1缠绕与患者腹部时,可以利用竖排粘扣毛刺2与粘扣软毛3配合使用,从而将腹带本体1固定与患者腹部,保证了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固定质量,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装置脱落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率,所述腹带本体1上还设置有与辅助块4,在辅助块4的作用下,提高了装置上竖排粘扣毛刺2
与粘扣软毛3之间的固定效果,保证了装置可以更好的被固定于患者腹部,且使得装置可以满足不同体型患者使用的需求。
[0025]所述腹带本体1后侧内壁上设置有气垫5,所述气垫5上设置有进气管7,进气管7上设置有阀门701,所述进气管7的进气端还连接有充气管8,充气管8为可拆卸式,充气管8的进气端与充气泵10的出气端相连接,所述气垫5上还设置有气压传感器6,气压传感器6通过导线与充气泵10相连接,所述充气管8上还设置有电动阀门9,电动阀门9通过导线与气压传感器6相连接,所述充气泵10右侧还设置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右侧设置有电源15,所述控制器14通过导线与电源15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4通过导线与充气泵10、电动阀门9以及气压传感器6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规律呼吸节律调节时,可以利用充气泵10对气垫5进行充气,此时气垫5对患者的腹部进行一定幅度的按压来控制患者的吸气频率,利用气压传感器6对气垫5内部进行检测,当气压到达一定数值后,在控制器14的作用下,控制电动阀门9打开,从而将气垫5中的气体排出此时即可控制患者的呼气频率,从而使得装置实现对患者的呼吸节律控制,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屏气控制时,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腹部磁共振弹性成像和呼吸门控、呼吸控制的腹带装置,包括腹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1)为弹性腹带,所述腹带本体(1)左侧前壁上设置有竖排粘扣毛刺(2),所述腹带本体(1)右侧后壁上设置有与竖排粘扣毛刺(2)配合使用的粘扣软毛(3),所述腹带本体(1)后侧内壁上设置有气垫(5),所述气垫(5)上设置有进气管(7),所述气垫(5)上还设置有气压传感器(6),所述进气管(7)的进气端还连接有充气管(8),充气管(8)的进气端与充气泵(10)的出气端相连接,所述充气管(8)上还设置有电动阀门(9),所述气压传感器(6)通过导线与充气泵(10)以及电动阀门(9)相连接,所述充气泵(10)右侧还设置有控制器(14)以及电源(15),所述控制器(14)通过导线与气压传感器(6)、电动阀门(9)以及充气泵(10)连接,所述电源(1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4)连接,所述腹带本体(1)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套袋(11),所述套袋(11)内部放置设置有振动单元(12),振动单元(12)的进气端通过伸缩软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琴林芝罗宴吉蔡华崧冯仕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