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及客观验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228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包括传感器单元,通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人机交互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检查对象的眼球屈光信息;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收集获取的眼球屈光信息,并传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分析输入的眼球屈光信息,以获得对应的视力结果;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检查对象对应的视力结果;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用于生成控制指令对各单元进行协调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客观验光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可以代替多台电脑验光仪,大幅降低总体设备成本和操作人工成本。大幅降低总体设备成本和操作人工成本。大幅降低总体设备成本和操作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及客观验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及客观验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手机、电脑和其他带有屏幕的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过度使用眼睛,使得近视率居高不下。视力筛查是预防和控制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和其他视力疾病的重要环节,也是成年人了解和控制自身屈光不正的一种方法。针对眼睛视力的检查验光方法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客观方法不是基于人类的感知,而是基于客观地测量眼睛的折光状态,这通常用特定光束照射眼睛,再探测眼睛视网膜反射过来的光来决定屈光状态。电脑验光仪可以快速、客观地测量眼睛的屈光度,因此,它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客观验光仪。目前,视力筛查场合需要多台电脑验光仪,每台电脑验光仪需要一名验光师去操作,总体设备成本和操作人工成本都比较高。
[0003]专利文献CN115553717A公开了一种电脑验光仪及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仪器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活动底座,且活动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仪器主体,所述仪器主体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屏,且仪器主体的前端上部固定连接有镜头,所述固定底座的右侧后部插接有电源,且固定底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电动升降托台。该装置通过加热设备以及放大结构从而提高验光的效率和准确率,但是该设备结构复杂且仅一台设备就需要配备一个操作员,针对大量需要验光的检查对象情况下效率不高。
[0004]专利文献CN 115553715A公开了一种基于Hartmann阵列的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中心位置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支撑台,且支撑台前后两侧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椅,所述支台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验光仪本体,所述验光仪本体前侧的支撑台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架;所述支撑台前侧设有固定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对检查对象身体进行固定;所述支板左右两侧设有减压机构,通过所述减压机构对检查对象眼部进行按摩减压。该设备通过固定机构和减压机构对单一检查对象进行验光,但验光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及客观验光方法,该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可以代替传统多台电脑验光仪,从而降低总体设备成本和操作成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包括传感器单元,通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人机交互单元。
[0007]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检查对象的眼球屈光信息。
[0008]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收集获取的眼球屈光信息,并传送至数据处理单元。
[0009]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分析输入的眼球屈光信息,以获得对应的视力结果。
[0010]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检查对象对应的视力结果。
[0011]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用于生成控制指令对各单元进行协调工作。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通信单元将多个传感器并联后,实现多个验光工作同时进行,从而降低总体设备成本和操作成本。
[0013]具体的,所述传感器单元为多个,其中多个传感器单元之间采用并联方式与所述通信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0014]具体的,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光学系统,相机,预处理以及通信接口,所述光学系统用于获取检查对象的眼球屈光状态,所述相机用于将获取的眼球屈光状态转换成对应的点阵图像,所述预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点阵图像以生成眼球屈光信息,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将眼球屈光信息传输至通信单元。
[0015]优选的,所述预处理器将检查对象的点阵图像与标准的点阵图像进行比对以获得点阵图像中国各点的质心偏移量,并以所述质心偏移量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眼球屈光信息,将图像数据转换为编码数据,从而降低数据处理单元的运算压力。
[0016]具体的,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光源,准直透镜,分光镜,中继透镜,微透镜阵列以及参考平面;
[0017]由光源发出激光经准直透镜成为第一平行光和第二平行光,所述第一平行光经分光镜反射至检查对象眼内部后反射生成第一反馈光,所述第一反馈光穿过分光镜后经中继透镜适配至微透镜阵列上,所述微透镜阵列将所述第一反馈光聚焦至微透镜阵列上,同时所述第二平行光透射至参考平面后反射为第二反馈光,所述第二反馈光经中继透镜适配到微透镜阵列上,所述微透镜阵列将第一反馈光和第二反馈光聚焦至相机以获取对应的点阵图像。
[0018]具体的,所述参考平面为参考模拟眼球或反射平面。
[0019]具体的,所述眼球屈光信息的具体表达式如下:
[0020][0021][0022]式中,m表示点阵图中第m个点,(x,y)表示点阵图中点质心的坐标,Δx表示点阵图中点的x坐标方向的质心偏移量,Δy表示点阵图中点的y坐标方向的质心偏移量,c
k
表示第k个Zernike系数,z
k
表示Zernike多项式第k项,f
L
表示微透镜阵列的焦距,n为所采用的Zernike多项式的总项数。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客观验光方法,通过上述的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0024]每个检查对象通过对应的传感器单元生成自己的眼球屈光信息。
[0025]通信单元收集所有传感器单元上传的眼球屈光信息,并转发至数据处理单元。
[0026]数据处理单元根据输入的眼球屈光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对应的视力结果并将所述视力结果存储至数据存储单元。
[0027]操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处理单元发送检测指令至传感器单元来获取检查对象的
眼球屈光信息,同时发送查询指令至数据存储单元调取检查对象的视力结果。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9]以多个传感器单元替代多台传统电脑验光仪的功能,利用网络提供远程数据通信通道使操作人员可以人不在现场进行远程验光,从而降低总体成本,同时也可以加快验光速度。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的功能框图;
[0031]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单元的功能框图;
[0032]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框图;
[0033]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观验光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5]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征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
[0036]如图1所示,一种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包括传感器单元,通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单元,通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人机交互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检查对象的眼球屈光信息;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收集获取的眼球屈光信息,并传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分析输入的眼球屈光信息,以获得对应的视力结果;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检查对象对应的视力结果;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用于生成控制指令对各单元进行协调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为多个,其中多个传感器单元之间采用并联方式与所述通信单元进行数据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光学系统,相机,预处理器及通信接口,所述光学系统用于获取检查对象的眼球屈光状态,所述相机用于将获取的眼球屈光状态转换成对应的点阵图像,所述预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点阵图像以生成眼球屈光信息,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将眼球屈光信息传输至通信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器将检查对象的点阵图像与标准的点阵图像进行比对以获得点阵图像中各点的质心偏移量,并以所述质心偏移量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眼球屈光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化的客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光源,准直透镜,分光镜,中继透镜,微透镜阵列以及参考平面;由光源发出激光经准直透镜成为第一平行光和第二平行光,所述第一平行光经分光镜反射至检查对象眼内部后反射生成第一反馈光,所述第一反馈光穿过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