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27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仓本体,所述耳机仓本体内中空形成放置耳机的耳机容纳空间;仓盖,所述仓盖与所述耳机仓本体铰接;装载套,所述耳机仓本体固定在所述装载套内,以及仓盖驱动件,所述仓盖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装载套内,具有与所述仓盖接触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能够相对所述装载套升降以驱动所述仓盖相对所述耳机仓本体转动,露出或遮盖所述耳机容纳空间内的耳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仓盖驱动件,具有与所述仓盖接触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能够相对所述装载套升降以驱动所述仓盖相对所述耳机仓本体转动,露出或遮盖所述耳机容纳空间内的耳机;能够替代驾驶员“打开耳机盖”的操作步骤,减少驾驶员的操作,保障驾驶安全。驾驶安全。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0002]驾车行驶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接听电话的情况,如果直接使用手机接听电话的话,违法且不利于驾驶安全;如果使用车辆自身的蓝牙接听电话的话,又缺乏隐私性,会被车内的其他乘客听到,会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如果使用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话,则需要经过“打开耳机盖”、“取出耳机”等一系列的操作,也比较的麻烦,并且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能够保障通话隐私并且能够减少驾驶员操作、保障驾驶安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仓本体,所述耳机仓本体内中空形成放置耳机的耳机容纳空间;仓盖,所述仓盖与所述耳机仓本体铰接;装载套,所述耳机仓本体固定在所述装载套内,以及仓盖驱动件,所述仓盖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装载套内,具有与所述仓盖接触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能够相对所述装载套升降以驱动所述仓盖相对所述耳机仓本体转动,露出或遮盖所述耳机容纳空间内的耳机;其中,所述仓盖驱动件包括第一顶杆、第二顶杆、接近感应器、控制芯片以及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活动设置于所述装载套上,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仓盖抵接,且抵接位置位于所述仓盖与所述耳机仓本体铰接处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交替升降,以驱动所述仓盖正向转动或方向转动,露出或遮盖所述耳机容纳空间内的耳机,所述接近感应器嵌设在所述装载套表面,所述控制芯片设置在所述装载套内部并与所述接近感应器以及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接近感应器感应手部的靠近,产生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工作。
[000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连杆、第一偏心轮以及第二偏心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端部设有主动轮,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轮以及所述第二偏心轮偏心固定,且所述第一偏心轮与所述第二偏心轮交错设置,所述连杆上固定有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所述第一偏心轮与所述第一顶杆抵接,所述第二偏心轮与所述第二顶杆抵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接近感应器以及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装载套其上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部分所述耳机仓本体的容纳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耳机仓本体相匹配的充电头以及充电
线,所述充电线嵌设在所述装载套内部,一端与所述充电头电连接,另一端形成连接车内供电口或点烟器的连接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装载套还包括环形气囊以及充放气组件,所述环形气囊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壁上,所述充放气组件嵌设在所述装载套外表面上并与所述环形气囊连通,能够对所述环形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操作。
[0010]进一步的,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气管、充放气弹簧、活塞以及压板,所述装载套外表面上开设有一凹槽,所述气管嵌设在所述装载套内部,所述气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环形气囊以及所述凹槽,所述充放气弹簧活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一端与所述凹槽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抵接,所述活塞与所述凹槽内壁形成气密并与相对所述凹槽凸出的所述压板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装载套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具有粘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层与所述压板位于所述装载套的同一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有仓盖驱动件,具有与所述仓盖接触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能够相对所述装载套升降以驱动所述仓盖相对所述耳机仓本体转动,露出或遮盖所述耳机容纳空间内的耳机;能够替代驾驶员“打开耳机盖”的操作步骤,减少驾驶员的操作,保障驾驶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耳机仓本体、仓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装载套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第一顶杆、第二顶杆以及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装载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

耳机仓本体,2

仓盖,21

凸台,3

装载套,31

容纳腔,311

充电头,312

充电线,313

凹槽,32

环形气囊,33

充放气组件,331

气管,332

充放气弹簧,333

活塞,334

压板,34

粘贴层,4

仓盖驱动件,41

第一顶杆,411

第一抵接板,412

第一弹簧,42

第二顶杆,421

第二抵接板,422

第二弹簧,43

驱动组件,431

驱动电机,432

连杆,433

第一偏心轮,434

第二偏心轮,435

接近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6]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其包括:耳机仓本体1、仓盖2、装载套3以及仓盖驱动件4,所述耳机仓本体1内中空形成放置耳机的耳机容纳空间,所述仓盖2与所述耳机仓本体1铰接,所述耳机仓本体1固定在所述装载套3内,所述仓盖驱动件4设置在所述装载套3内,具有与所述仓盖2接触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
能够相对所述装载套3升降以驱动所述仓盖2相对所述耳机仓本体1转动,露出或遮盖所述耳机容纳空间内的耳机。
[0017]本专利技术设置有仓盖驱动件4,具有与所述仓盖2接触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能够相对所述装载套3升降以驱动所述仓盖2相对所述耳机仓本体1转动,露出或遮盖所述耳机容纳空间内的耳机;能够替代驾驶员“打开耳机盖”的操作步骤,减少驾驶员的操作,保障驾驶安全。
[0018]具体的,所述耳机仓本体1为一上端无盖的箱体,其内部形成放置耳机的耳机容纳空间,所述耳机仓本体1内壁上嵌设有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与放置在所述耳机仓本体1内的耳机对应,当耳机放置在所述耳机仓本体1内时,所述耳机仓本体1能够对耳机进行无线充电。
[0019]可以理解的是,当耳机放置在所述耳机仓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仓本体,所述耳机仓本体内中空形成放置耳机的耳机容纳空间;仓盖,所述仓盖与所述耳机仓本体铰接;装载套,所述耳机仓本体固定在所述装载套内,以及仓盖驱动件,所述仓盖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装载套内,具有与所述仓盖接触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能够相对所述装载套升降以驱动所述仓盖相对所述耳机仓本体转动,露出或遮盖所述耳机容纳空间内的耳机;其中,所述仓盖驱动件包括第一顶杆、第二顶杆、接近感应器、控制芯片以及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活动设置于所述装载套上,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仓盖抵接,且抵接位置位于所述仓盖与所述耳机仓本体铰接处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交替升降,以驱动所述仓盖正向转动或方向转动,露出或遮盖所述耳机容纳空间内的耳机,所述接近感应器嵌设在所述装载套表面,所述控制芯片设置在所述装载套内部并与所述接近感应器以及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接近感应器感应手部的靠近,产生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源充电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连杆、第一偏心轮以及第二偏心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端部设有主动轮,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轮以及所述第二偏心轮偏心固定,且所述第一偏心轮与所述第二偏心轮交错设置,所述连杆上固定有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所述第一偏心轮与所述第一顶杆抵接,所述第二偏心轮与所述第二顶杆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靖宇郑泽宇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盛势博睿智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