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发光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轻薄、对比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自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扫描驱动电路和N行像素,每个像素中包括有一像素电路和与像素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元件,N为不小于2的整数。
[0003]扫描驱动电路与像素电路电连接,在扫描驱动电路对N行像素进行扫描时,扫描驱动电路按照设定时序为像素电路提供相应的驱动信号。其中,像素电路根据相应驱动信号的控制进行工作,使得像素电路的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电流,最终发光元件响应该驱动电流而发光,故而扫描驱动电路和像素电路为自发光显示装置中不可或缺的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电极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像素电路能够实现正向扫描和反向扫描的兼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输入模块、第二输入模块、第一连接模块、第二连接模块、发光控制模块和存储电容;所述第一输入模块用于响应第一控制信号,将第一输入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输入模块用于响应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二输入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为复位信号时,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数据信号;及,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为所述数据信号时,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所述复位信号;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用于响应第一扫描信号,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及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响应第二扫描信号,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生成的驱动信号输出至发光元件,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电源电压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一输入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及,所述第二输入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二输入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上的信号屏蔽层;位于所述信号屏蔽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晶体管阵列层,所述晶体管阵列层包括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在垂直所述基板所在面的方向上,所述信号屏蔽层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晶体管具有交叠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屏蔽层与所述电源电压端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及,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或所述第四晶体管为氧化物型晶体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
电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均接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复位模块,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响应复位控制信号,将辅助复位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与所述发光元件的连接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辅助复位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和所述发光元件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复位控制信号。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伟,林文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