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塑阻隔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220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塑阻隔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塑阻隔乳液领域。所述无塑阻隔乳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次反应、二次反应、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塑阻隔乳液,在4g/m2的低涂布量条件下,即能够实现对热水、热油、冰饮、热饮良好的阻隔性能;且在承装超过120℃热油时,阻隔性能稳定;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涂覆有阻隔乳液纸张的热封性能、抗黏连性能,有效避免涂覆有阻隔乳液的纸张在相互堆叠过程中,发生黏连的问题。生黏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塑阻隔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塑阻隔乳液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塑阻隔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纸张作为一种可降解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包装、一次性容器、医药等行业中,由于纸张中的纤维具有亲水和亲油的特性,未经处理的纸张难以有效阻隔内容物中水分及油脂的渗透,不利于内容物的包装和储运。现有技术中,通过涂覆涂料的方式在纸张表面形成涂层,从而阻隔纸张和内容物的直接接触,进而实现防水、防油的目的,该方法也是现有包装材料的普遍处理方法。
[0003]随着消费者环保及卫生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包装材料的自有性能、卫生性能及环境友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前述通过涂覆涂料的方式,将塑料与纸张复合,虽然能够改善复合纸的阻隔性能,但该方法存在有制备工艺复杂、环境友好性差、复合纸难以回收利用、接触高温食品后可能释放有毒物质等缺点。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高阻隔包装膜,其依次包括纸基、聚酯膜层、阻隔性无机氧化物层、聚酰胺膜层和热封层;其首先将阻隔性无机氧化物层镀制在聚酯膜层上,再将纸基与聚酯膜层复合,最后将复合膜通过淋膜复合聚酰胺膜层和热封层;上述材料虽然具有较高的水蒸气阻隔性,但是存在以下缺点:阻隔层层数多,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利于纸张的回收利用。
[0005]进一步的,现有技术还公开了采用含氟的丙烯酸共聚物作为纸张的阻隔处理液,但是含氟的丙烯酸聚合物存在有降解困难的问题,且接触高温食品后可能释放有毒物质。
[0006]进一步的,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采用丙烯酸阻隔乳液作为阻隔处理液,对纸张进行阻隔处理后,对水、油的阻隔效果不佳,为获得预期的阻隔效果,需在纸张外表面进行大量涂布,导致单位面积内纸张的阻隔乳液涂布量大,综合生产成本高。进一步的,现有的丙烯酸阻隔乳液在低涂布量条件下,阻隔纸张对热水、热油的阻隔性能不理想;且在承装超过100℃的高油脂类食品时,可能出现阻隔性能的大幅衰减,且存在有阻隔乳液成分污染食品的问题。同时,专利技术人还发现,涂覆有现有丙烯酸阻隔乳液的纸张,在相互堆叠储运过程中,纸张之间易发生黏连,纸张外表面的丙烯酸阻隔乳液涂层易出现破损,形成阻隔薄弱点,最终导致阻隔性能的大幅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塑阻隔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在低涂布量条件下,对热水、热油的阻隔性能好;在承装超过100℃的高油脂类食品时,阻隔性能稳定,有效消除阻隔性能大幅衰减或污染食品的问题;有效避免涂覆有阻隔乳液的纸张在相互堆叠过程中,发生黏连的问题;且无塑阻隔乳液易降解,能够实现纸张的完全回收利用。
[0008]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塑阻隔乳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次反应、二次反应、混合。
[0009]所述一次反应,将溶剂二乙二醇二甲醚升温至120

125℃,保温,在10

60rpm搅拌条件下,同时滴入第一液体、第二液体;控制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滴加时间为2

3h,并控制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同时滴加完毕;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1

1.5h,制得一次反应物。
[0010]所述第一液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丙酮丙烯酰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混合物;所述第一液体中,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丙酮丙烯酰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重量份比值为18

20:18

20:1

1.2:0.6

0.7:0.1

0.13。
[0011]所述第二液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α

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E51环氧树脂、过氧化苯甲酰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液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α

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E51环氧树脂、过氧化苯甲酰的重量份比值为38

42:1

1.2:3

3.5:1.3

1.5。
[0012]所述第一液体、第二液体、二乙二醇二甲醚的重量份比值为38

40:43.5

45.5:15

18。
[0013]所述二次反应,将第三液体和第四液体滴加至120

125℃的一次反应物内,控制第三液体和第四液体的滴加时间为1

1.5h,并控制第三液体和第四液体同时滴加完毕;第三液体和第四液体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1

1.5h后;以0.1

0.2℃/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75

85℃,加入三乙胺,继续保温反应30

60min,制得二次反应物。
[0014]所述第三液体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双丙酮丙烯酰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混合物;所述第三液体中,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双丙酮丙烯酰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重量比值为4

5:8

9:6

7:0.6

0.7:0.1

0.13。
[0015]所述第四液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α

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E51环氧树脂、过氧化苯甲酰的混合物;所述第四液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α

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AMSD)、E51环氧树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重量份比值为17

19:0.5

0.6:3

3.5:0.7

0.8。
[0016]所述第三液体、第四液体、三乙胺(TEA)、二乙二醇二甲醚(DGDE)的重量份比值为19

21:21

23:7

7.5:15

18。
[0017]所述混合,采用3000

4000rpm的剪切转速,对二次反应物进行剪切处理3

5min后,加入温度为50

70℃的去离子水;去离子水加入完成后,以5000

6000rpm的剪切转速,继续剪切10

25min,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无塑阻隔乳液。
[0018]所述混合中,二次反应物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份比值为30

35:65

70。
[0019]一种无塑阻隔乳液,采用前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无塑阻隔乳液的制备方法,通过在一次反应中,设置特定的第一液体、第二液体及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塑阻隔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次反应、二次反应、混合;所述一次反应,搅拌条件下,将第一液体、第二液体滴入至120

125℃的溶剂二乙二醇二甲醚内,控制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同时滴加完成;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1

1.5h,制得一次反应物;所述第一液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丙酮丙烯酰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液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α

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E51环氧树脂、过氧化苯甲酰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塑阻隔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反应,将第三液体和第四液体滴加至120

125℃的一次反应物内,控制第三液体和第四液体同时滴加完成;第三液体和第四液体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1

1.5h;降温至75

85℃,加入三乙胺,继续保温反应30

60min,制得二次反应物;所述第三液体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双丙酮丙烯酰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混合物;所述第四液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α

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E51环氧树脂、过氧化苯甲酰的混合物;所述混合,在剪切条件下,将二次反应物与去离子水混合,5000

6000rpm剪切一段时间,冷却,制得无塑阻隔乳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塑阻隔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反应中,控制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滴加时间为2.5

3h;所述二次反应中,控制第三液体和第四液体的滴加时间为1

1.5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塑阻隔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反应中,降温至75

85℃的降温速率为0.1

0.2℃/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塑阻隔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中,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丙酮丙烯酰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重量份比值为18

20:18

20:1

1.2:0.6

0.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丙奎刘军张革仓白永亮隋鹏昊刘秀菊黄晶常秋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奥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