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地压巷道煤柱的稳定性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煤柱的稳定性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作面回采影响下,冲击地压巷道护巷煤柱受侧向支承应力集中作用,造成煤柱内大量弹性能聚集,引发煤体发生冲击破坏与失稳。为提高冲击地压巷道煤柱的稳定性,多采用钻孔卸压与锚杆支护共同控制。
[0003]冲击地压巷道煤柱采用卸压与锚杆或锚索支护时,由于两者都在煤柱中实施,卸压与支护相互干扰。采用传统钻孔卸压时,卸压孔平行锚杆或锚索布置,虽然钻孔为周围煤体提供变形破坏空间,降低了煤体能量的聚集。但是,由于钻孔孔径有限,硬煤条件下孔壁难以及时塌落,卸压作用有限;并且钻孔平行于锚杆或锚索布置,钻孔会破坏锚杆或锚索支护区煤体,冲击作用下造成锚杆或锚索托板后及周围煤体松动、破坏与掉落,造成托板不能紧贴煤壁,加速破坏支护区煤体完整性,引发锚杆或锚索支护系统失效,造成煤柱失稳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煤柱的稳定性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煤柱的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卸压钻孔的位置,根据现场应力测试结果确定巷道煤柱的卸压钻孔的打孔位置;开挖钻场,在所述巷道煤柱的前方或侧方开挖钻场;钻所述卸压钻孔,通过位于所述钻场内的定向钻机在所述打孔位置沿巷道的平行方向钻所述卸压钻孔;对所述卸压钻孔进行压裂,采用后退式水力压裂的方式对卸压钻孔进行压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煤柱的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煤柱的两侧采用锚杆或锚索进行支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煤柱的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卸压钻孔的位置,包括:测量巷道煤柱宽度方向上的不同深度的应力值;确定所述巷道煤柱的应力峰值区域;在所述应力峰值区域内设置所述打孔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煤柱的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巷道煤柱宽度方向上的不同深度的应力值,包括:在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的回采初期,在所述巷道煤柱靠近第一回采巷道和第二回采巷道的位置分别布置至少两组不同深度的钻孔;在各个所述钻孔内设置应力计,各个所述应力计检测各个所述钻孔底部位置的应力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煤柱的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卸压钻孔的方向对所述卸压钻孔的塌孔位置处的破碎煤体进行加固。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杰,吴拥政,冯友良,任硕,付玉凯,郝登云,孙卓越,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