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18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包括架体、分别设于架体两端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位于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中上方且设于架体上的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架体上的基座、贯穿可移动设于基座上的移动杆、固定设于移动杆下端的压力传感器、设于架体上且用于驱动移动杆移动的驱动组件、设于压力传感器下端的适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压力可调节设置,且下压速度可进行调节,能够根据车架实际使用时的路况颠簸情况对其耐压强度检测,每个车架进行多次检测,且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使之能够判断车架使用多次后耐压强度是否还在要求范围内。次后耐压强度是否还在要求范围内。次后耐压强度是否还在要求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而车架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是由多根管件焊接而成,为了保证车架使用时的安全性,在车架完成焊接后,需要对车架的强度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车架检测器的压力为固定设置且下压速度也为固定,导致没有根据车架实际使用时路况颠簸情况对其耐压强度检测,同时现有每个车架只进行检测一次,没有进行多次检测,并且没有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无法判断车架使用多次后耐压强度是否还在要求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压力可调节设置,且下压速度可进行调节,能够根据车架实际使用时的路况颠簸情况对其耐压强度检测,每个车架进行多次检测,且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使之能够判断车架使用多次后耐压强度是否还在要求范围内。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包括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分别设于架体两端的第一夹持装置(2)和第二夹持装置(3)、位于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中上方且设于架体上的压力装置(4);所述压力装置(4)包括固定设于架体上的基座(41)、贯穿可移动设于基座上的移动杆(45)、固定设于移动杆下端的压力传感器(43)、设于架体上且用于驱动移动杆移动的驱动组件(44)、设于压力传感器下端的适配组件(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4)包括转动设于架体上的主动轴(441)、固定套设于主动轴上的第一转盘(442)、一端转动设于第一转盘上的螺杆(443)、固定设于第一转盘上且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444)、与螺杆配合且可移动设于第一转盘上的第一滑块(445)、一端转动设于移动杆上端且另一端转动设于第一滑块上的连杆(4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4)还包括依次转动套设于主动轴上的第一齿轮(447)和第二齿轮(448)及第三齿轮(449)、位于主动轴一侧且转动设于架体上的驱动轴(450)、固定套设于驱动轴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四齿轮(451)、固定套设于驱动轴上且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五齿轮(452)、固定套设于驱动轴上且与第三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六齿轮(453)、固定设于架体上且用于驱动驱动轴转动的第二电机(454)、设于主动轴上的滑槽(455)、设于第一齿轮上的第一卡槽(456)、设于第二齿轮上的第二卡槽(457)、设于第三齿轮上的第三卡槽(458)、可移动设于滑槽内的滑板(459)、固定设于滑板上的卡件(460);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是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一倍,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是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一倍,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间距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卡件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4)还包括与主动轴同轴心设置的移动盘(461)、固定设于架体上且用于驱动移动盘移动的气缸(462)、与主动轴同轴心且转动设于移动盘上的第二转盘(463),所述滑板一端偏心固定设于第二转盘上;所述滑板中间处可伸缩设置且设有两个复位弹簧杆(46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耐压强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组件(42)包括固定设于压力传感器下端的弹簧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烨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大环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