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3]在新能源汽车中,以电车较为主流,销量也最多,电动车在电量用完之后,需要利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在充电状态下时,充电桩的功率一直较高,温度也较高,而温度一旦超过阈值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对汽车电池造成损害或引发电池爆炸等。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及方法,对充电桩的运行进行管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监测单元、第一处理单元、第二监测单元及第二处理单元、应对单元,控制模块,在新能源汽车在利用充电桩充电,充电桩处于使用状态时,对充电桩的综合状态信息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监测单元(10)、第一处理单元(20)、第二监测单元(30)及第二处理单元(40)、应对单元(50),控制模块(60),在新能源汽车在利用充电桩充电,充电桩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监测单元(10),对充电桩的第一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形成第一工作状态信息;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获取第一工作状态信息后,对充电桩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评估,形成第一判断信息;所述第二监测单元(30),位于充电桩的周围,在获取第一判断信息后,对第一处理单元(20)的评估结果进行核验,对充电桩的工作状态进行第二次监测,形成第二工作状态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单元(40),获取第二工作状态信息,对充电桩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并综合第一工作状态信息,形成充电状态综合状态信息;对综合状态信息进行判断,形成第二判断信息;所述控制模块(60),基于第二判断信息形成控制指令,对应对单元(50)形成控制,以对充电桩的工作状态形成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单元(10)包括功率监测模块(11)及温度检测模块(12);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2)具有若干个,在充电桩周围成环状分布,能够对充电桩的外部温度进行监测,形成温度WT;所述功率监测模块(11)配置于充电桩的内部,用于对充电桩的工作功率进行监测,判断功率是否超过额定功率,如果超过额定功率,则记录超过额定功率的过载时间GT及平均过载GZ。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温度WT、过载时间GT及平均过载GZ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汇总形成第一工作状态信息YZT,其中,汇总方法符合如下公式:其中,R1为判断过载时间GT及平均过载GZ的相关性系数,0≤γ≤1,0≤θ≤1,且γ+θ=1,γ、θ为权重,C为常数修正系数,其具体值可由用户调整设置,或者由分析函数拟合生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包括第一判断模块(21)及第一评估模块(22);所述第一判断模块(21),获取充电桩的第一工作状态信息,与第一阈值相比,判断第一工作状态信息是否在阈值范围之内,形成第一判断信息;所述第一评估模块(22),在判断信息的基础上,判断充电桩状态是否在可控范围之内,对充电桩进行评估,形成评估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监测单元(30)包括成像单元(31)及电流噪声检测模块(32),所述成像单元(31),设置于充电桩的周围,共有若干个,对充电桩的成像,形成图像信息;在获取到图像信息后,利用图像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识别和分析,判断充电桩工作状态的变化,形成充电桩的形变量XB;所述电流噪声检测模块(32),设置于充电桩的周围,共有若干个,对充电桩的电流声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