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蝶阀。
技术介绍
[0002]蝶阀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阀门之一。现有蝶阀一般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瓣,即,阀座固定于该阀体内腔中,阀瓣位于该阀座的内腔中,阀瓣旋转后其边缘和阀座配合,进而可以控制流道的密封或打开,而阀杆用于带动阀瓣进行旋转,阀杆的上部穿过阀体的上部之后连接至手柄或者执行器等旋转装置。
[0003]然而蝶阀在进行节流控流量时,由于蝶板以阀杆为轴心转动,使得阀体与蝶板两侧前端形成的开口形态不同,一侧的蝶板前端顺流水方向而动,另一侧逆流水方向而动,因此,一侧阀体与蝶板形成似喷嘴形开口,另一侧类似节流孔形开口,介质经过喷嘴形开口时,流速增加,而介质经过节流孔形开口时,流速减慢,使得喷嘴侧比节流侧流速快的多,使得节流侧介质会产生负压,往往会出现橡胶密封件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蝶阀两端的开口形态不同而使节流侧介质产生负压导致橡胶密封件脱落的缺陷,从而提供了一种蝶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置有:阀座(11),固定设置于阀体(1)内,其上具有供介质流过的第一阀口(12);第一蝶板(4),可转动的设置于阀体(1)内,与阀座(11)的第一阀口(12)配合;阀杆(2),转动设置在阀体(1)内,其一端与第一蝶板(4)固定连接,通过转动阀杆(2)带动第一蝶板(4)转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阀口(12);第二蝶板(5),可转动的设置于阀体(1)内,与第一蝶板(4)同轴转动,与阀座(11)的第一阀口(12)配合;转套(3),同轴转动套设在阀杆(2)上,其一端与第二蝶板(5)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转套(3)带动第二蝶板(5)转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阀口(12);传动装置,其一连接端与阀杆(2)连接,另一连接端与转套(3)连接,阀杆(2)转动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转套(3)转动,阀杆(2)与转套(3)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过的角度大小相同;第一阀口(12)封闭状态下,第一蝶板(4)与第二蝶板(5)的夹角为0度,在第一蝶板(4)和第二蝶板(5)转动过程中,第一阀口(12)相对两侧与第一蝶板(4)、第二蝶板(5)形成的开口形态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22),与阀杆(2)同轴固定连接;传动锥齿轮(17),转动设置在阀体(1)内的转轴上,与主动锥齿轮(22)啮合;从动锥齿轮(31),与转套(3)同轴固定连接,与传动锥齿轮(17)啮合,从动锥齿轮(31)与主动锥齿轮(22)的尺寸相同;主动锥齿轮(22)转动通过传动锥齿轮(17)带动从动锥齿轮(31)转动,主动锥齿轮(22)与从动锥齿轮(31)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过的角度大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设置有油囊(6),油囊(6)适于被弹性撑开和弹性收缩,包裹在第一蝶板(4)和第二蝶板(5)外侧,在第一蝶板(4)和第二蝶板(5)转动开启第一阀口(12)过程中,油囊(6)被第一蝶板(4)和第二蝶板(5)撑起形成规则形状,第一阀口(12)相对两侧与油囊(6)形成的开口形态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阀杆(2)内设置轴向流道(23),轴向流道(23)的一端与阀体(1)内的介质通道(13)连通,轴向流道(23)的另一端与阀杆(2)和转套(3)之间形成的间隙腔(24)连通,第一蝶板(4)和第二蝶板(5)将油囊(6)撑开后将油囊(6)内部分隔为:第一空腔(61),靠近阀体(1)内介质进口通道(131),通过转套(3)侧壁开设的第一流孔(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