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增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通过密集阵列的像素点发光来组合成视觉上的图像,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图像来捕捉信息。对于电子设备的屏幕来说,物理像素点排布在同一平面上,因此,电子设备只能呈现平面图像。在平面图像上可以通过贴图处理的方式来改变平面图像的显示效果,使得平面图像在视觉上具有3D立体的效果(下文称为平面3D效果)。这样的平面图像虽然实现了3D效果,但仍然是静态图像,即在一个持续时间段内显示的图像不变。
[0003]为了进一步提升图像的显示效果,现有技术还提出在贴图处理的平面图像基础上增加动态效果,以进一步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但现有技术添加动态效果的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最终呈现的动态效果比较差,图像的动态效果尚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使得图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分区信息将待处理图像拆分成多个分区图像;使用各分区图像对应的贴图参数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贴图处理,得到凹凸图像、置换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贴图参数随时间、终端设备状态、用户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的变化而变化;将所述凹凸图像、置换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待处理图像叠加渲染,得到用于显示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上的显示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状态包括陀螺仪角度,所述用户操作状态包括用户触摸屏幕的位置、用户触摸屏幕的时间、用户触摸屏幕的力度、用户与屏幕的接触面积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图参数包括凹凸贴图参数,所述凹凸贴图参数包括光源属性参数、光源位置、光源照射角度、镜面反射因子、凹凸贴图的高度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使用各分区图像对应的贴图参数对待处理图像进行贴图处理,得到凹凸图像、置换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使用各分区图像对应的光源属性参数、光源位置、光源照射角度、镜面反射因子、虚拟像素点的高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调整待处理图像的每一虚拟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第一调整图像;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图像得到所述凹凸图像;其中,待处理图像的每一虚拟像素点对应的光源属性参数、光源位置均相同,同一分区图像的虚拟像素点对应的光源照射角度、镜面反射因子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贴图参数还包括每个虚拟像素点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移动值,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待处理图像所在平面上两个具有预设夹角的方向,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图像得到所述凹凸图像,包括:根据所述每个虚拟像素点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移动值,移动所述第一调整图像中的虚拟像素点,得到第一移动图像;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图像中与所述屏幕的物理像素点对应的虚拟像素点,得到所述凹凸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贴图参数还包括第一透明度、第一模糊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模糊值指示虚拟像素点的模糊程度,所述第一透明度指示虚拟像素点的透明程度,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图像中与所述屏幕的物理像素点对应的虚拟像素点,得到所述凹凸图像,包括:在凹凸贴图参数还包括第一透明度时,根据所述第一透明度调整所述第一移动图像的虚拟像素点的像素值;在凹凸贴图参数还包括第一模糊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糊值调整所述第一移动图像的虚拟像素点的像素值;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移动图像得到所述凹凸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虚拟像素点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移动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陀螺仪角度、所述用户触摸屏幕的时间、所述用户触摸屏幕的力度、所述用户与屏幕的接触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同,并与所述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同或相反;所述第一模糊值、所述第一透明度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时间、所述陀螺仪角度、所述用户触摸屏幕的时间、所述用户触摸屏幕的力度、所述用户与屏幕的接触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同或相反。7.根据权利要求1
‑
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图参数包括置换贴图参数,所述置换贴图参数包括每个分区图像的虚拟像素点在其法线方向的移动值,所述使用各分区图像对应的贴图参数对待处理图像进行贴图处理,得到凹凸图像、置换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根据所述每个分区图像的虚拟像素点在其法线方向的移动值,移动所述多个分区图像中的虚拟像素点,得到第二移动图像;根据所述第二移动图像中与所述屏幕的物理像素点对应的虚拟像素点,得到所述置换图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