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墙体框架及墙体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79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9
本文提供一种组合式墙体框架及组合式墙体单元。所述组合式墙体框架包括:竖骨架,包括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设有配合凹槽的横骨架;所述第一固定部经由所述配合凹槽的开口挤压至所述配合凹槽,以使所述竖骨架与所述横骨架挤压连接;其中,所述组合式墙体框架至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竖骨架以及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横骨架,且两个所述横骨架位于所述竖骨架的两侧,一个所述横骨架至少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配合凹槽,以使一个所述横骨架至少挤压固定至两个所述竖骨架。该组合式墙体框架采用插接挤压的方式,以将竖骨架以及横骨架进行连接,提高了组合式墙体框架整体的组装效率,且具有较高的连接稳定性。且具有较高的连接稳定性。且具有较高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墙体框架及墙体单元


[0001]本文涉及但不限于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墙体框架及墙体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内墙体制作常常采用轻金属龙骨和石膏板、硅酸钙板、木饰板等进行现场施工,这导致施工现场凌乱,且废料、边角料等建筑垃圾过多,并不适合墙体可拆装的循环利用。而且,作为承载整个内墙体的墙体框架,多是采用螺接的方式将横龙骨和竖龙骨进行组装以制成墙体框架,这种设计结构导致现场组装效率较低,导致用工量较大以及人工成本过高等问题。
[000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墙体框架及墙体单元。该组合式墙体框架采用插接挤压的方式,以将构成组合式墙体框架的竖骨架以及横骨架进行连接,提高了组合式墙体框架整体的组装效率,降低了组装成本,且具有较高的连接稳定性。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组合式墙体框架,包括:
[0007]竖骨架,包括本体以及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墙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骨架,包括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设有配合凹槽的横骨架;所述第一固定部经由所述配合凹槽的开口挤压至所述配合凹槽,以使所述竖骨架与所述横骨架挤压连接;其中,所述组合式墙体框架至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竖骨架以及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横骨架,且两个所述横骨架位于所述竖骨架的两侧,一个所述横骨架至少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配合凹槽,以使一个所述横骨架至少挤压固定至两个所述竖骨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墙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配合凹槽的挤压面设置为部分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墙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凹槽包括:容纳槽,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挤压配合;以及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开口向着远离所述容纳槽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开口通道;所述第一固定部经由所述开口通道挤压至所述容纳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墙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开口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开口通道的开口尺寸为恒定值;或者,沿着所述开口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开口通道的开口尺寸依次增大。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组合式墙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骨架还包括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组合式墙体框架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组合式墙体框架包括至少两组相对设置的所述横骨架;一组中的两个所述横骨架分设于所述组合式墙体框架厚度方向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横骨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挤压连接,另一个所述横骨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宝杨正波李海朋姜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