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72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包括平台机构、压力感应机构、编码器机构、打印机构和智能处理机构,压力感应机构、编码器机构和打印机构分别设置于平台机构,压力感应机构包括压力感应组件,编码器机构包括编码器,压力感应组件、编码器和打印机构分别与智能处理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压力感应组件感应滚轮行经棘突及棘突间隙的受力情况,实现不同组织对滚轮力的反馈,智能处理机构得到实时的压力数据,编码器将记录边轮的转动次数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智能处理机构,智能处理机构将实时压力数据和实时移动距离数据拟合,智能处理机构根据曲线自动计算出最佳的进针位置,智能处理机构控制打印头移动至目标位置进行标记。制打印头移动至目标位置进行标记。制打印头移动至目标位置进行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硬膜外麻醉穿刺设备作为手术麻醉的医疗器械在临床上广泛的使用。硬膜外麻醉模拟手术时,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进针位置。麻醉进针位置一般选择腰椎L2,L3之间的间隙或腰椎L3,L4之间的间隙。目前在模拟手术中医生常采用两种方法定位两个间隙,方法一是医生先摸人体模型的骶骨,然后顺着骶骨向上摸腰椎骨的棘突,依次确认各腰椎骨,确认腰椎骨后选择需要进针的位置,并用笔做记号;方法二是医生站在人体模型的背后,张开大拇指和食指,用食指按压在髂脊上限,大拇指平行按到脊柱,通过上下按压找到脊椎间隙,并用笔做记号。
[0003]上述两种方法都是基于医生触觉选择的进针位,依靠医生触觉选择的进针位方法有时会使进针位置不够居中,或未能选择最佳的穿刺间隙,导致穿刺精度低的问题,另外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扎到骨头或偏离穿刺的方向,最终导致硬膜外麻醉模拟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包括平台机构、压力感应机构、编码器机构、打印机构和智能处理机构,压力感应机构、编码器机构和打印机构分别设置于平台机构,压力感应机构包括压力感应组件,编码器机构包括编码器,压力感应组件、编码器和打印机构分别与智能处理机构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机构还包括背板和横移组件,压力感应组件通过横移组件设置于背板,横移组件控制压力感应组件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立板、压力检测模块、压力传导模块以及弹性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和压力传导模块设置于立板,压力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立板设置传感器安装座,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安装座,传感器面向压力传导模块,传感器与智能处理机构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导模块包括传导块和滚轮支撑架,传导块与传感器相对,传感器用于检测传导块传导的压力,立板设置竖滑轨,传导块设置上滑块,上滑块与竖滑轨滑动连接,滚轮支撑架设置下滑块,下滑块与竖滑轨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立板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竖滑轨的下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滚轮支撑架下端设置有滚轮,滚轮支撑架的上端通过弹性模块与传导块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横移组件包括横滑轨、横滑块、轴承座、旋钮、螺杆和调整板,横滑块和调整板固设于压力感应组件,横滑轨和轴承座固设于背板的两侧面,横滑轨面对压力感应组件,横滑块设置于横滑轨,横滑块与横滑轨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机构设置配准块、扶手、边轮架和边轮,边轮架设置于平台机构的两侧,边轮设置于边轮架。
[0013]进一步的,所述编码器机构还包括编码器安装板以及联轴器,编码器安装板设置于平台机构,编码器设置于编码器安装板,编码器与任一边轮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编码器与智能处理机构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打印机构包括打印头和打印轨道,打印头设置于打印轨道并沿打印轨道滑动,打印头与智能处理机构连接。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6]1)本专利技术压力感应组件感应滚轮行经棘突及棘突间隙的受力情况,实现不同组织对滚轮力的反馈,智能处理机构得到实时的压力数据,编码器将记录边轮的转动次数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智能处理机构,智能处理机构得到装置实时的移动距离,智能处理机构将实时压力数据和实时移动距离数据拟合,形成随距离变化的压力波动曲线,智能处理机构根据曲线自动计算出最佳的进针位置,智能处理机构控制打印头移动至目标位置进行标记,本专利技术在模拟练习过程中精准定位硬膜外麻醉的进针位置,提高了麻醉穿刺进针点的精准度,减短了进针点的确认时间,本专利技术智能化程度高,用于模拟练习麻醉穿刺进针点定位反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横移组件使压力感应组件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进而调整相邻压力感应组件的间距,使压力感应组件移动至合适位置。
[0018]3)本专利技术设置弹性模块,转动弹性模块的调节螺母可压缩或放松弹簧,从而加大或减小滚轮的预应力。
[0019]4)本专利技术设置限位块,通过限位块限制下滑块的滑动范围,从而阻挡滚轮支撑架向下滑动,在持续的向下压缩弹簧,为滚轮施加较大的弹性应力。
[0020]5)本专利技术的平台机构设置配准块,通过配准块使压力感应组件的弹簧弹力与装置的自身重力平衡,平台机构设置多组边轮,边轮为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同时可减少装置推动过程的阻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主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后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感应机构主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感应机构右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感应机构后视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台机构、编码器机构与打印机构装配主视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台机构、编码器机构与打印机构装配侧视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麻醉进针定位流程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模型腰椎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的压力数据图像。
[0031]图11为本专利技术移动距离数据以及压力数据拟合的3D图像。
[0032]图12为图10经卡尔曼滤波过滤后的压力数据图像。
[0033]图13为图11经卡尔曼滤波过滤后的3D图像。
[0034]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波动曲线图。
[0035]图中标识:压力感应机构1、平台机构2、编码器机构3、打印机构4、背板10、横移组件11、压力感应组件12、横滑轨110、通腔101、横滑块111、轴承座112、旋钮114、螺杆113、调整板115、传感器安装座120、传感器121、传导块122、滚轮支撑架124、限位块125、滚轮126、立板127、竖滑轨128、上滑块1221、下滑块1241、调节螺母1231、螺杆1232、弹簧1233、配准块21、扶手22、边轮架23、边轮24、编码器31、编码器安装板32、联轴器33、打印头41、打印轨道42。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机构、压力感应机构、编码器机构、打印机构和智能处理机构,压力感应机构、编码器机构和打印机构分别设置于平台机构,压力感应机构包括压力感应组件,编码器机构包括编码器,压力感应组件、编码器和打印机构分别与智能处理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机构还包括背板和横移组件,压力感应组件通过横移组件设置于背板,横移组件控制压力感应组件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立板、压力检测模块、压力传导模块以及弹性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和压力传导模块设置于立板,压力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立板设置传感器安装座,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安装座,传感器面向压力传导模块,传感器与智能处理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醉进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导模块包括传导块和滚轮支撑架,传导块与传感器相对,传感器用于检测传导块传导的压力,立板设置竖滑轨,传导块设置上滑块,上滑块与竖滑轨滑动连接,滚轮支撑架设置下滑块,下滑块与竖滑轨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闻晶张智峰吴冬冬童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科创新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