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规则伤口可变形的止血球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68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7
一种不规则伤口可变形的止血球囊,其包括,软质囊体;充注气体或液体过程中,所述软质囊体囊壁形状随出血腔隙或出血点形状适配到出血位置处,软质囊体整体或至少一个面接触出血区域,并在充气过程中随出血位置情况进入出血点;充注结构,为软质囊体充注液体或气体;连接结构,设置在充注结构与软质囊体间,用于连接充注结构与软质囊体;使用时,首先将软质囊体送入或设置到出血位置所在空间内,后通过充注结构给软质囊体充气或充液,在充注过程中软质囊体的形状会随出血腔隙的形状变化而变化;直至充满出血位置所在空间,因出血点位置有凹陷,软质囊体会变形到低洼的出血点,形成变形突出;后施压,开始发挥填塞止血作用。开始发挥填塞止血作用。开始发挥填塞止血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规则伤口可变形的止血球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新型止血球囊
,具体涉及为一种不规则伤口可变形的止血球囊。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中经常会发生腹腔出血,皮肤爆破伤等,此种类型的伤口多形状不很规则,尤其是针对腹腔出血,更因为路径及出血点都不好观察的问题,经常出现止血困难的情况,体表皮肤爆破上也因为多个出血点的原因,很难做到针对性地对多个出血位点的止血,多是一个点一个点地完成。
[0003]针对这种不规则的腹腔出血,目前临床多通过导丝经股动脉将血管球囊送入血管进行球囊止血的方式完成,但此种方式的血管球囊价格贵,且操作过程复杂,而皮肤表面的多点出血,通过采取单点逐一止血,或者通过阻断近端血运的方式止血,阻断近端血运容易出现组织坏死,因此仍需一种无需阻断全部血运,又能有效止血的器械。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不规则伤口可变形的止血球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软质囊体,其形状可随充注压力与对应区域的形状发生变化,尤其是,当碰到出血点时,不用单独找寻出血点,其囊体会因出血点处压力小而向出血点位置优先形变适配;当持续充注或充液时,当压力足够大时,其跟出血位置形状适配的软质囊体就会起到止血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不规则伤口可变形的止血球囊,其包括,软质囊体;充注气体或液体过程中,所述软质囊体囊壁形状随出血腔隙或出血点形状适配到出血位置处,软质囊体整体或至少一个面接触出血区域,并在充注过程中随出血位置情况进入出血点止血;充注结构,为软质囊体充注液体或气体;连接结构,设置在充注结构与软质囊体间,用于连接充注结构与软质囊体;使用时,首先将软质囊体送入或设置到出血位置所在空间内,后通过充注结构给软质囊体充注或充液,在充注过程中软质囊体的形状会随出血腔隙的形状变化而变化;直至充满出血位置所在空间,因出血点位置有凹陷,软质囊体会变形到低洼的出血点,完成与出血点的带压接触,继续充注气体或液体则会给出血点继续施加压力,直至达到止血压力,完成止血。
[0006]进一步,充注结构为电动充注结构或手动充注结构,可以充注液体,或者充注气体。针对体内的止血,优先选择其他止血方式,针对体外止血,为了更好地贴合可以选择无毒液体充注。
[0007]进一步,连接管体上设置连接头;连接头为硬质连接头,此种设置可以方便实现冲注结构与连接头的快速连接。
[0008]进一步,连接头前端设置允许充注的单向阀,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在充注结构撤出后,单向阀发挥作用,不会出现气体或液体流出的问题。
[0009]进一步,连接头包括与软质囊体连接的第一部分;还包括与冲注结构连接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单向阀;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组合,且第二部分包括控制单向阀维持打开状态的放气结构;正常状态下,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组合,第二部分连接充注结构充注气体或液体,单向阀维持充注开启状态充注,当达到需要时,将充注结构或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撤出,单向阀就会关闭,内部的软质囊体就会一直维持对出血点压迫止血的目的;当需要放气时,将第二部分的放气结构伸入到单向阀内,使单向阀始终处于长开状态进行放气。此种方式设置可以仅通过连接头的设置就可以实现软质球囊的状态维持及放气过程,保证充注完成后都不再依赖充注结构;充注完成后就可以将充注结构撤下,使软质结构不再受充注结构的约束及干扰,使整个软质囊体变得简洁。
[0010]当伤口为腔隙伤时,尤其是腹腔出血时;软质囊体整体为随伤口区域变形的结构;连接结构为经过人体腔隙连接软质囊体与冲注结构的连接管体;进一步,连接管体为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的软管,此种设置可以在过程中保护伤口;进一步,在无阻力状态下,软质球囊的充注后膨胀形状为球形或近似球形结构;或者可以根据出血腔隙的情况进行软质球囊形状的调整。
[0011]进一步,软质球囊充注后的球体的直径范围为15—100mm;设置各种不同型号,可以根据腔隙大小,进行不同型号的选择。满足填充空间的要求。
[0012]进一步,在软质球囊的外侧设置止血纱布层;止血纱布层的设置可以在充注完成后,使止血纱布紧贴出血点,止血纱布发挥自身的吸水及凝血作用,能够提高止血速度。
[0013]进一步,未使用状态下,软质球囊呈压缩状态与连接管体一起设置到一个外套管内;且外套管为硬质外套管。使用时,由外套管携带压缩状态的软质囊体进入到腔隙处,后撤出外套管,后连接充注结构给软质球囊充注。
[0014]以腹腔出血为例,器械的使用方法为:通过体表伤口或者在体表腹腔对应位置开口,将软质囊体在外套管的保护作用下置入到腹腔内,然后将连接头的第二部分与冲注结构连接,后通过冲注结构完成充液或充注动作,后将第二部分与冲注结构分离,并且第二部分的放气结构不接触单向阀,在单向阀作用下,前端的软质囊体维持充盈的状态,并进行压迫止血。当止血动作完成后,则将第二部分的放气结构接触单向阀,使单向阀维持长开状态,放气结构控制单向阀打开的大小,达到控制放气速度的效果。
[0015]当伤口为体表伤口或多点爆炸伤时,软质囊体接触皮肤面为变形囊壁,其他面都不能发生变形;或者,设置限定结构,用于限定软质囊体;限定结构接触皮肤的面上设置供软质囊体变形膨出的膨出开口。
[0016]进一步,限定结构包含一个空腔,软质囊体被限定在空腔内,且空腔的接触皮肤侧面上设置朝向皮肤出血点的膨出开口。
[0017]进一步,限定结构设置为任意形状,其横截面的表面积不小于50cm2,此种面积设置可以保证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0018]进一步,单个膨出开口的表面积不小于5cm2,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对单个出血点的膨出止血。
[0019]进一步,设置多个膨出开口,或者仅设置一个大的能够覆盖所有出血点膨出开口。
[0020]或者,当为肢体出血时,位置约束结构为硬质套筒结构;进一步,硬质套筒为组合式套筒,其中优选为均分的2

4部分组合。
[0021]进一步,限定结构与硬质套筒上设置对应的组合结构,如硬质套筒内侧与限定结构上对应设置可粘贴的模式贴。或者,硬质套筒内侧为光滑曲面,限定结构上设置易撕胶层,通过易撕胶层将硬质套筒与限定结构结合;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设置,可以根据出血点位置调整组合位置。
[0022]使用时,先将软质囊体设置在限定结构内,将连接管体从限定结构引出,后将限定结构通过位置约束结构限定到出血点附近;且膨出出口及膨出出口处的软质囊体接触出血点周围皮肤,后将连接头的第二部分与冲注结构连接,后通过冲注结构完成充液或充注动作,完成后,将第二部分与冲注结构分离,并且第二部分的放气结构不接触单向阀,在单向阀作用下,前端的软质囊体维持充盈的状态,并进行压迫止血。当止血动作完成后,则将第二部分的放气结构接触单向阀,使单向阀维持长开状态,并可以控制放气结构控制单向阀打开的大小,达到控制放气速度的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出血腔隙或体表皮肤设置可变形的软质囊体的设置,使用时通过充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规则伤口可变形的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软质囊体;充注气体或液体过程中所述软质囊体囊壁形状随出血腔隙或出血点形状适配到出血位置处,软质囊体整体或至少一个面接触出血区域,并在充注过程中随出血位置情况进入出血点止血;充注结构,为软质囊体充注液体或气体;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充注结构与软质囊体,设置在充注结构与软质囊体间;连接结构为连接管体;连接管体上设置连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连接头包括与软质囊体连接的第一部分;还包括与冲注结构连接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单向阀;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组合,且第二部分包括控制单向阀维持打开状态的放气结构;正常状态下,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组合,第二部分连接充注结构充注气体或液体,单向阀维持充气开启状态充气;当达到需要止血压力时,将充注结构或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撤出,单向阀关闭,内部的软质囊体维持对出血点压迫止血;当需要放气时,将第二部分的放气结构伸入到单向阀内,使单向阀处于长开状态进行放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在软质囊体内设置用于监测占位填塞压力的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当伤口为腔隙伤时,软质囊体整体为随伤口区域变形的结构;连接结构为经过人体腔隙连接软质囊体与冲注结构的连接管体;连接管体为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的软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连接管体的长度范围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英王艳华张晓萌杨人军唐缪田陈晓峰熊晨门蒙杨忠姬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