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发电协同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135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发电协同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包括:对油基岩屑和原煤分别取样进行工业分析获得相应的特性参数;根据油基岩屑和原煤的特性参数,以满足入炉煤的特性参数为标准确定掺混比例;将油基岩屑和原煤按照掺混比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燃料;将混合燃料输送至电厂磨煤设备进行研磨,获得混合煤粉;将混合煤粉输送至煤粉锅炉进行燃烧发电;燃烧产生的炉渣通过锅炉除渣系统进行处理,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进行脱硝处理、电除尘处理和脱硫处理后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既具有安全可靠和节能环保的优点,又能够有效地利用油基岩屑的热值进行发电,并且处理过程主要的设备都是基于燃煤发电厂原有设备和工艺,投资成本低。投资成本低。投资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发电协同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基岩屑的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发电协同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基岩屑是注入油基钻井液后打通开采页岩气通道时产生的“废物”。油基岩屑的石油烃类物质进入土壤后,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改变土壤性质,破坏土壤结构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石油烃类物质对水的色、味和溶解氧有较大的影响,影响水质和水中动植物的生存,油基岩屑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芳香烃类物质对人体的毒害性较大,尤其是双环和三环为代表的多环芳烃毒性更大,总之,未经处理的油基岩屑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必须对其有效处理。因此,对油基岩屑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页岩气开发中难以攻克的环保难题。
[0003]现有技术中对油基岩屑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技术、高温裂解技术、焚烧技术、物化分离技术和固化技术等,这些方法通常都是只考虑油基岩屑的无害化处理,不能对油基岩屑进行有效地利用,并且这些方法涉及使用大型的设备,存在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发电协同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以解决如何对油基岩屑的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又能有效地利用油基岩屑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发电协同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0、对油基岩屑和原煤分别取样进行工业分析,获得油基岩屑和原煤的特性参数,根据油基岩屑和原煤的特性参数,以满足入炉煤的特性参数为标准,确定油基岩屑和原煤的掺混比例;
[0007]其中,所述特性参数包括热值、水分和挥发分,所述掺混比例不大于3:7;
[0008]S20、将油基岩屑和原煤按照所述掺混比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燃料并通过电厂输煤系统输送至原煤仓;
[0009]S30、将所述混合燃料通过给煤机输送至电厂磨煤设备,进行研磨并通入热风进行干燥处理,获得满足电厂锅炉燃烧要求的混合煤粉;
[0010]S40、将所述混合煤粉通过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至煤粉锅炉,进行燃烧发电;
[0011]S50、所述步骤S40中燃烧产生的炉渣通过锅炉除渣系统进行处理,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进行脱硝处理、电除尘处理和脱硫处理后排放。
[0012]具体地,所述掺混比例为1:9~3:7。
[0013]具体地,步骤S30中,研磨获得的混合煤粉的粒径为90μm以下,通入的热风的温度为320℃~400℃。
[0014]具体地,步骤S40中,所述煤粉锅炉的炉膛温度为1300℃~1600℃。
[0015]具体地,所述煤粉锅炉为四角切圆式、W型火焰式、双W形火焰式或前后墙对冲燃烧式的煤粉锅炉。
[0016]具体地,步骤S50中,进行脱硝处理后的烟气通过氮氧化物检测合格后再进行电除尘处理;脱硫处理后的烟气通过二氧化硫和粉尘检测合格后再排放。
[0017]具体地,步骤S50中,电除尘处理收集的粉煤灰通过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至灰库。
[0018]更具体地,所述粉煤灰以及由锅炉除渣系统处理后的炉渣用于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进行资源再利用。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利用燃煤锅炉发电协同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基于燃煤发电厂原有设备和原料,在煤粉锅炉上燃烧原煤发电的同时协同燃烧处理油基岩屑。利用煤粉锅炉燃烧温度高(1300℃~1600℃)的特点,油基岩屑在锅炉中充分燃烧,在高温的作用下,将油基岩屑中有害有机物被彻底分解和破坏。油基岩屑在掺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利用电厂原有的环保设备,消除了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产生的炉渣和粉煤灰等运至水泥厂,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进行再利用,将油基岩屑中部分重金属进入水泥做固化处理。该方法既具有安全可靠和节能环保的优点,又能够有效地利用油基岩屑的热值进行发电,实现了危险固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置,并且处理过程主要的设备和工艺都是基于燃煤发电厂原有设备和工艺,投资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的工艺过程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实现前述和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下文中充分描述并且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说明性方面和实施方式。然而,这些仅指示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几种。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以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0022]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发电协同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参阅图1,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S10、确定掺混比例:对油基岩屑和原煤分别取样进行工业分析,获得油基岩屑和原煤的特性参数,根据油基岩屑和原煤的特性参数,以满足入炉煤的特性参数为标准,确定油基岩屑和原煤的掺混比例。其中,所述特性参数包括热值、水分和挥发分,所述掺混比例不大于3:7,也就是油基岩屑在掺混总材料中质量百分比不超过30%。在一些具体的方案中,所述掺混比例优选为1:9~3:7,例如是1:9、2:8或3:7。
[0025]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油基岩屑和原煤的热值、水分和挥发分等特性参数,确定油基岩屑和原煤的掺混比例,油基岩屑和原煤的掺混更加合理以及符合入炉煤的要求。
[0026]步骤S20、按照掺混比例混合:将油基岩屑和原煤按照所述掺混比例进行混合形成
混合燃料并通过电厂输煤系统输送至原煤仓。
[0027]具体地,油基岩屑通过叉车转运至干煤棚区域的混合区域内,按照掺混比例方案,将油基岩屑和原煤按照相应的比例在混合区域内进行混合,降低其油基岩屑的粘性,防止输煤系统的堵塞。混合完成后再通过电厂输煤系统输送至原煤仓。
[0028]步骤S30、研磨制粉和干燥:将所述混合燃料通过给煤机输送至电厂磨煤设备,进行研磨并通入热风进行干燥处理,获得满足电厂锅炉燃烧要求的混合煤粉。
[0029]具体的方案中,混合燃料通过给煤机输送至磨煤机,利用磨煤机的研磨功能和热风干燥功能:利用320℃~400℃的热风对混合燃料进行干燥,使得水分蒸发;利用磨煤机的研磨功能,将混合燃料粒径研磨至90μm以下,得到粉末状的混合燃料,以满足锅炉燃烧的要求。
[0030]步骤S40、煤粉锅炉燃烧发电:将所述混合煤粉通过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至煤粉锅炉,进行燃烧发电。
[0031]具体地,所述煤粉锅炉的炉膛温度为1300℃~1600℃。所述煤粉锅炉为四角切圆式、W型火焰式、双W形火焰式或前后墙对冲燃烧式的煤粉锅炉。
[0032]通过进行掺烧试验表明,燃煤锅炉协同处置油基岩屑的过程中,利用油基岩屑挥发分高的特点,将油基岩屑和原煤进行掺烧,能够提高混合煤种挥发分,包含油基岩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发电协同处理油基岩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对油基岩屑和原煤分别取样进行工业分析,获得油基岩屑和原煤的特性参数,根据油基岩屑和原煤的特性参数,以满足入炉煤的特性参数为标准,确定油基岩屑和原煤的掺混比例;其中,所述特性参数包括热值、水分和挥发分,所述掺混比例不大于3:7;S20、将油基岩屑和原煤按照所述掺混比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燃料并通过电厂输煤系统输送至原煤仓;S30、将所述混合燃料通过给煤机输送至电厂磨煤设备,进行研磨并通入热风进行干燥处理,获得满足电厂锅炉燃烧要求的混合煤粉;S40、将所述混合煤粉通过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至煤粉锅炉,进行燃烧发电;S50、所述步骤S40中燃烧产生的炉渣通过锅炉除渣系统进行处理,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进行脱硝处理、电除尘处理和脱硫处理后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比例为1:9~3: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罗良友李邦立邓生顺刘武杨鸿鹄王腾飞尤军陈方赵奇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金能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