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29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所述输煤设备包括输煤皮带、头部驱动轮、尾部从动轮、感应挡块、感应开关和DCS集散式控制柜,所述头部驱动轮用于带动所述输煤皮带进行转动以使所述尾部从动轮跟随转动,所述感应挡块安装于所述尾部从动轮上,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电连接,其中当所述感应挡块转动至与所述感应开关正对时,所述感应开关用于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传送至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通过感应开关监测尾部从动轮的转动情况来确定输煤皮带是否发生打滑,属于非接触式检测方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滚轮与皮带摩擦接触发生过度磨损,以延长打滑监测设备使用寿命。以延长打滑监测设备使用寿命。以延长打滑监测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火力发电设备中,输煤皮带是常见装置,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接触式皮带打滑装置。例如产品型号为JYB/RDC

A的接触式皮带打滑装置,如图1所示,依靠皮带1运动与放置于皮带上的滚轮2发生摩擦,通过摩擦轮切割打滑装置内部光电信号判断皮带是否打滑,再将信号送至二次仪表进行判断,最终将信号送至DCS系统作为跳闸皮带的条件信号,此种打滑装置为接触式打滑装置。接触式打滑装置的使用寿命受皮带运行时长的影响,长周期运行的皮带将使接触式打滑装置的寿命大大缩短,且滚轮的磨损极易损坏皮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打滑装置过度磨损以延长使用寿命。
[0005](二)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所述输煤设备包括输煤皮带、头部驱动轮、尾部从动轮、感应挡块、感应开关和DCS集散式控制柜,所述头部驱动轮用于带动所述输煤皮带进行转动以使所述尾部从动轮跟随转动,所述感应挡块安装于所述尾部从动轮上,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电连接,其中当所述感应挡块转动至与所述感应开关正对时,所述感应开关用于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传送至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
[0007]优选地,所述输煤设备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安装于所述输煤皮带的靠近所述尾部从动轮的一侧,所述感应开关安装于所述罩壳上。
[0008]优选地,所述感应挡块为铁块,所述感应开关为磁感应开关。
[0009]优选地,当所述感应挡块转动至与所述感应开关正对时,所述感应挡块与所述感应开关的间距范围是小于或等于20毫米。
[0010]优选地,当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接收到的相邻两个感应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延时间隔时,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用于触发皮带打滑信号。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相对于传统的皮带打滑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3]通过感应开关监测尾部从动轮的转动情况来确定输煤皮带是否发生打滑,属于非接触式检测方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滚轮与皮带摩擦接触发生过度磨损,以延长打滑监测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中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装置工作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在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之前,首先简单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构思:现有技术中的输煤皮带主要采用接触式皮带打滑装置进行打滑监测,需要将滚轮放置在皮带上并进行摩擦,以判断是否打滑,但是这种接触式方法会造成滚轮过度磨损,破坏打滑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在尾部从动轮上安装感应挡块,利用感应开关探测感应挡块,以生成相应的感应信号,从而判断尾部从动轮的转动情况,以监测输煤皮带是否出现打滑,本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打滑监测设备,避免了打滑设备与皮带产生过度摩擦,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0018]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包括输煤皮带10、头部驱动轮20、尾部从动轮30、感应挡块40、感应开关50和DCS集散式控制柜60,头部驱动轮20用于带动输煤皮带10进行转动以使尾部从动轮30跟随转动,感应挡块40安装于所述尾部从动轮30上,所述感应开关50与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60电连接,其中当所述感应挡块40转动至与所述感应开关50正对时,所述感应开关50用于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传送至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60。
[0019]进一步地,输煤设备还包括罩壳70,罩壳70安装于输煤皮带10的靠近尾部从动轮的一侧,感应开关50安装于罩壳70上。其中,感应开关50通过电缆80与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60实现电连接。
[0020]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感应挡块40采用铁块,所述感应开关50采用磁感应开关。为了保证检测效果,当所述感应挡块40转动至与所述感应开关50正对时,所述感应挡块40与所述感应开关50的间距范围设置为小于或等于20毫米。
[0021]进一步地,当DCS集散式控制柜接收到的相邻两个感应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延时间隔时,DCS集散式控制柜用于触发皮带打滑信号。在输煤皮带10未发生打滑时,在头部驱动轮20的带动下,尾部从动轮30跟随运动,这样当尾部从动轮30每转动一周,感应挡块40经过一次感应开关50,这时感应开关50会产生感应信号,在正常转动的情况下,感应开关50在预设的延时间隔内会先后探测到两次感应信号。当输煤皮带10发生打滑时,尾部从动轮30的转动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转动,这时感应开关50在预设的延时间隔内会无法探测到两次感应信号,换句话说,输煤皮带打滑后即使尾部从动轮30还在转动,感应开关50探测到的相邻两个感应信号的时间间隔必定会大于延时间隔。
[0022]本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通过监测尾部从动轮的转动情况来确定输煤皮带是否发生打滑,属于非接触式检测方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滚轮与皮带摩擦接触发生过度磨损,以延长打滑监测设备使用寿命。
[0023]上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设备包括输煤皮带、头部驱动轮、尾部从动轮、感应挡块、感应开关和DCS集散式控制柜,所述头部驱动轮用于带动所述输煤皮带进行转动以使所述尾部从动轮跟随转动,所述感应挡块安装于所述尾部从动轮上,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电连接,其中当所述感应挡块转动至与所述感应开关正对时,所述感应开关用于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传送至所述DCS集散式控制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接触式皮带打滑监测功能的输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设备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安装于所述输煤皮带的靠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钟阳钟朝阳钟建红黄作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金能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