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09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新风装置需要不同阀门对不同气流通道进行开启或关闭的管理,才能实现排风功能,致使阀门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该新风装置包括壳体、风机组件和第一阀门,壳体开设排风口和第一风口,排风口与室内连通,第一风口与室外连通;风机组件设置于壳体的内腔,风机组件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第一阀门具有使室内空气经第一风口排出的排风状态,在排风状态,第一阀门开启排风口以连通室内与进风侧、关闭出风侧至室内的气流通道,并导通出风侧至第一风口的排污风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同一阀门便可实现对不同气流通道开启或关闭的管理,简化了阀门结构。简化了阀门结构。简化了阀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部分空调器配备新风装置以向室内供入新风,避免室内空气混浊,提升用户体验。而且,部分新风装置还设置排风通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向外排出,以避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导致舒适性变差。然而,现有新风装置需要不同阀门对不同气流通道进行开启或关闭的管理,才能实现排风功能,致使阀门结构复杂,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新风装置需要不同阀门对不同气流通道进行开启或关闭的管理,才能实现排风功能,致使阀门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装置,包括壳体、风机组件和第一阀门,所述壳体开设排风口和第一风口,所述排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风机组件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第一阀门具有使室内空气经所述第一风口排出的排风状态,在所述排风状态,所述第一阀门开启所述排风口以连通室内与进风侧、关闭所述出风侧至室内的气流通道,并导通所述出风侧至所述第一风口的排污风通道。
[0005]当需要利用新风装置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时,可以使第一阀门切换至排风状态,此时,第一阀门开启排风口以连通室内与进风侧、关闭出风侧至室内的气流通道,并导通出风侧至第一风口的排污风通道,从而使得室内空气可以在风机组件的作用下,由排风口流动至进风侧,且当上述空气由出风侧流出后,不会进入室内,而是经排污风通道流向第一风口,以排向室外。
[0006]新风装置的上述设置,不仅能够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降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提升舒适性,而且,还使得排风口至进风侧、出风侧至室内以及出风侧至第一风口这三个通道相邻设置,从而使得新风装置的各个气流通道排布合理、紧凑,仅利用处于排风状态的第一阀门,便可实现对排风口至进风侧、出风侧至室内以及出风侧至第一风口三个通道开启或关闭的管理,设计巧妙,且阀门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还具有使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新风状态,在所述新风状态,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排风口以阻隔室内与所述进风侧、开启所述出风侧至室内的气流通道,并关闭所述排污风通道。如此设置,使得当第一阀门处于新风状态时,仍可以实现对排风口至进风侧、出风侧至室内以及出风侧至第一风口三个通道开启或关闭的管理,从而满足新风装置的新风供给功能。
[000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腔包括由隔板隔开的导风腔和容纳腔,所述导风腔的腔壁开设与室内直接连通的第二风口;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排污风通道形成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风口开设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所述排风口开设于所述隔板,且
所述隔板还开设有进风口。新风装置的这种设置形式,利用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直接与室内连通的导风腔,以及直接与室外连通的容纳腔,并通过在隔板开设排风口和进风口,保证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以及室外空气供给室内,结构简单。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隔板,所述第一阀门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排污风通道的入口相对;在所述排风状态,所述第一阀体封闭所述进风口并露出所述排风口,所述第二阀体连通所述出风侧与所述排污风通道;在所述新风状态,所述第一阀体露出所述进风口并封闭所述排风口,所述第二阀体阻隔所述出风侧与所述排污风通道。第一阀门的这种设置形式,仅依靠简单的移动过程便可实现其在排风状态与新风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方式简单。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沿所述第一阀门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该设置有利于减少第一阀体的宽度尺寸。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阀体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阀体朝向所述排污风通道的一面用于封闭所述排污风通道。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当第一阀门移动至新风状态时,利用第二阀体朝向排污风通道的一面便可将排污风通道封闭,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第一阀门的成本。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污风通道在环绕其入口的位置处局部向背离所述第二阀体的方向凹陷,形成配合止口;在所述新风状态,所述第二阀体嵌装于所述配合止口。该设置使得在新风由出风侧排出后,第二阀体能够利用与配合止口的嵌装作用,在排污风通道的入口处形成迷宫槽密封结构,以阻止新风向排污风通道的泄漏。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体包括连接边和密封边,所述连接边用于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所述密封边设置沿其走向的筋条,且所述筋条位于所述第二阀体朝向所述排污风通道的一面;所述配合止口朝向所述第二阀体的表面形成配合面,所述配合面用于与所述筋条抵接配合。该设置只需保证筋条与配合面的抵接配合便可达到封闭目的,能够降低对第二阀体的加工精度要求,且线面配合密封可靠性更高。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开设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排污风通道的入口相对,所述凹槽朝向所述排污风通道的一侧形成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容纳处于所述排风状态的所述第二阀体。该设置能够实现对处于排风状态的第二阀体的容纳,从而在第二阀体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形成迷宫槽密封结构,防止经出风侧排出的室内空气经第二阀体与腔壁之间的间隙回流至导风腔。
[0015]进一步地,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在所述排风状态,所述第二阀门导通所述排污风通道与所述第一风口,并关闭所述第一风口至所述进风侧的进新风通道;在所述新风状态,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进风侧,并阻隔所述排污风通道与所述第一风口。这种新风装置的设置形式,利用同样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便可以达到既向室内引入新风又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目的,无需设置单独的进风管路和排风管路以及相应的连接结构,从而简化了新风装置的结构,并降低了新风装置的成本。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柜机,以解决现有新风装置需要不同阀门对不同气流通道进行开启或关闭的管理,才能实现排风功能,致使阀门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柜机,包括机体和上述新风装置,所述机体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容纳所述新风装置。
[0018]通过在空调柜机中设置上述新风装置,相应地,该空调柜机具有上述新风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新风装置在第一阀门处于排风状态时的结构剖视图一;
[0021]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新风装置在第一阀门处于排风状态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风机组件(200)和第一阀门(300),所述壳体(100)开设排风口(131)和第一风口(121),所述排风口(131)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风口(121)与室外连通;所述风机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内腔,所述风机组件(200)具有进风侧(210)和出风侧(220);所述第一阀门(300)具有使室内空气经所述第一风口(121)排出的排风状态,在所述排风状态,所述第一阀门(300)开启所述排风口(131)以连通室内与所述进风侧(210)、关闭所述出风侧(220)至室内的气流通道,并导通所述出风侧(220)至所述第一风口(121)的排污风通道(1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300)还具有使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新风状态,在所述新风状态,所述第一阀门(300)关闭所述排风口(131)以阻隔室内与所述进风侧(210)、开启所述出风侧(220)至室内的气流通道,并关闭所述排污风通道(1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内腔包括由隔板(130)隔开的导风腔(110)和容纳腔(120),所述导风腔(110)的腔壁开设与室内直接连通的第二风口(111);所述风机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0),所述排污风通道(123)形成于所述容纳腔(120),所述第一风口(121)开设于所述容纳腔(120)的腔壁;所述排风口(131)开设于所述隔板(130),且所述隔板(130)还开设有进风口(1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3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隔板(130),所述第一阀门(300)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阀体(310)和第二阀体(320),所述第二阀体(320)与所述排污风通道(123)的入口相对;在所述排风状态,所述第一阀体(310)封闭所述进风口(132)并露出所述排风口(131),所述第二阀体(320)连通所述出风侧(220)与所述排污风通道(123);在所述新风状态,所述第一阀体(310)露出所述进风口(132)并封闭所述排风口(131),所述第二阀体(320)阻隔所述出风侧(220)与所述排污风通道(1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检群熊华祥张玉忠刘杰扈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