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输液控制管理器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输液控制管理器。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输液常用于临床治疗,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6755114U的“一种利于散热智能输液监控器终端”,利于散热智能输液监控器终端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上下方分别设有控制器和重量传感器,且重量传感器底部固定有挂钩;外壳内壁底部嵌入有位于重量传感器下方的填充块,且填充块上表面中心开有贯穿出外壳底部中心的贯穿口,且贯穿口前后两侧中部开有侧槽,侧槽内垂直固定有滑杆,且挂钩末端依次穿过贯穿口和外壳底部,挂钩外壁前后两侧中上方固定有滑块;控制器外部包裹有位于外壳内部的冷却管一。
[0004]目前在输液时需要患者自己盯瓶或家属人工监视,由于治疗需要对同一患者进行多瓶或多袋输液时,护士要经常进行输液药袋或输液药瓶更换,来回次数很多,工作量大,对护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输液控制管理器,包括输液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架(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管理设备(3),所述输液架(1)包括支撑底座(11)、支撑杆一(12)、支撑杆二(17)、泵盘(16)和活动杆(21),所述支撑杆二(17)的顶端设置有调节旋转钮(20),且所述支撑杆二(17)的前侧设置有输液漏斗(18),所述输液漏斗(18)的底部设置有输液管二(19),所述控制管理设备(3)包括控制面板(32)、控制器(41)、固定环(35)、开关筒(34)、滑动框(45)、调节杆(43)、重量传感器(38)和顶杆(40),所述重量传感器(38)和顶杆(4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重量传感器(38)的底部设置有挂钩(39),所述控制器(41)的前侧与控制面板(32)的后侧固定安装,且所述控制面板(32)的前侧一端设置有报警器(31),所述控制面板(32)的前侧另一端设置有显示屏(33),所述固定环(3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件(42),所述调节杆(43)的一端与驱动件(42)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杆(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44),所述固定环(35)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36),所述固定杆(36)的一端与开关筒(34)的外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输液控制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国,肖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