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针输液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无针输液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医疗护理技术中,为了减轻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反复进行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一般会采用静脉留置针,而静脉留置针与注射器之间一般通过无针输液接头来连接,注射器通过无针输液接头和静脉留置针将注射液输入患者体内。
[0003]现有的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壳体和阀体,壳体上设有注射器接口和输出接口,阀体内设置有可连通注射器接口和输出接口的输液通道,阀体的靠近注射器接口的一端设有可开闭的输液入口,当注射器插入注射器接口内并轴向挤压阀体,阀体的轴向移动,通过阀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配合,输液入口打开,使得注射液能够通过输液通道流向静脉留置针。但是当医护人员将注射器抽离后,在壳体内的复位结构的作用下,阀体复位,并且输液入口关闭,使得输液通道内形成负压,部分注射液回流,造成血液回流到静脉留置针内的现象,血液在静脉留置针内容易凝固,进而导致静脉留置针堵塞,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具有注射接口(11)和输出接口(41),所述壳体(1)内侧设有可连通所述注射接口(11)和所述输出接口(41)的容置通道(12),所述容置通道(12)内设有阀体(2)和弹性复位结构(3),所述阀体(2)可沿所述容置通道(12)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弹性复位结构(3)设于所述阀体(2)和所述输出接口(4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包括阀杆(23)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阀杆(23)两端的第一塞体(21)和第二塞体(22),所述容置通道(12)包括沿所述注射接口(11)到所述输出接口(41)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密封段(121)、第一流通段(122)、第二密封段(123)、第二流通段(124),所述第一塞体(21)可移动切换于所述第一密封段(121)和所述第一流通段(122)内,所述第二塞体(22)可移动切换于所述第二密封段(123)和所述第二流通段(124)内,使得:注射器插入所述注射接口(11)时,注射器挤压所述阀体(2),所述阀体(2)往所述输出接口(41)移动并压缩所述弹性复位结构(3),所述第一塞体(21)和所述第二塞体(22)分别移动至所述第一流通段(122)和所述第二流通段(124)内,注射液从所述注射接口(11)和所述第一塞体(21)之间流动至所述输出接口(41);注射器从所述注射接口(11)抽出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3)对所述阀体(2)施加复位弹力,使所述阀体(2)往所述注射接口(11)移动并复位,在所述阀体(2)的复位过程中,所述第一塞体(21)和所述第二塞体(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段(121)和所述第二流通段(124)内,所述第一塞体(21)和所述第二塞体(22)之间的注射液至少部分流动至所述第二塞体(22)和所述输出接口(41)之间;所述阀体(2)复位后,所述第一塞体(21)和所述第二塞体(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段(121)和所述第二密封段(12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通段(12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所述容置通道(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流通槽(1221),所述第一塞体(21)位于所述第一流通段(122)时,注射液从所述注射接口(11)和所述第一塞体(21)之间经所述第一流通槽(1221)流向所述第二密封段(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