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研究微塑料添加剂释放与生物膜形成互作效应的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99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塑料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研究微塑料添加剂释放与生物膜形成互作效应的装置与方法,该用于研究微塑料添加剂释放与生物膜形成互作效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膜具,采用高聚物材料及固化剂模拟制备微塑料,同时设置添加塑料添加剂和不添加添加剂的类型,分别用作受试组和控制组;制备小尺寸网状装置,并将定量制作好的微塑料放入网状装置中,该种用于研究微塑料添加剂释放与生物膜形成互作效应的方法,通过制备微塑料能够人为控制微塑料添加剂,实现对微塑料中添加剂释放与微生物膜形成的同步动态模拟,能够针对性开展单一或多种添加剂对同一或不同粒径微塑料上微生物膜形成影响的研究。上微生物膜形成影响的研究。上微生物膜形成影响的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研究微塑料添加剂释放与生物膜形成互作效应的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塑料研究
,具体为一种用于研究微塑料添加剂释放与生物膜形成互作效应的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塑料(粒径小于5mm的塑料)在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各类水体中大量检出,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兴污染物。一方面,微塑料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不断老化,所含添加剂会不断释放到环境中。添加剂中包含有塑化剂、抗氧化剂和阻燃剂等有机污染物,这些添加剂能够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产生的毒性效应也是水生生物的潜在威胁。另一方面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包括大量的致病菌,会黏附于微塑料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过程中会分泌多糖、纤维蛋白等胞外多聚物,在繁殖分化过程中将自身包裹其中而形成的大型细菌聚集体膜样物,该过程会改变微塑料表面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因此,微塑料上生物膜形成与其添加剂释放理论上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了解这一过程有利于水体微塑料生态风险的认识和污染防控措施的制定。
[0003]虽然了解微塑料添加剂释放和生物膜生长互作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研究微塑料添加剂释放与生物膜形成互作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于研究微塑料添加剂释放与生物膜形成互作效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膜具,采用高聚物材料及固化剂模拟制备微塑料,同时设置添加塑料添加剂和不添加添加剂的类型,分别用作受试组和控制组;S2:制备网状装置,并将定量制作好的微塑料放入网状装置中,将装置放入柱状保护装置中;S3:采集拟模拟的水体样品,通过过不同孔径的过滤膜配置成生物膜生长培养液;S4:采用玻璃装置与培养液构建培养体系,将含有微塑料小球的保护装置放入,根据实验需要安装曝气设施,为生物膜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溶解氧;S5:根据需要定期适当添加培养基、曝气或者水使之维持体系中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S6:定期采集水体样品分析微塑料中添加剂的释放情况,同时采集网状小球中的微塑料分析表面微塑料的生长情况;S7:采用质谱分析添加剂的释放量,采用光谱光谱分析水体中可溶性微生物产物,采用电镜分析微塑料表观形貌变化,高通量测序用于分析生物膜上微生物组成特征;S8:选择感兴趣的生物膜生长阶段,将柱状保护装置取出,置于清水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塑料添加剂,采用玻璃电极或微探针等观察经添加剂释放影响一段时期后的微塑料生物膜上微生物呼吸、硝化和反硝化等方面的差异;S9:将上述受试后的柱行保护装置放回原培养体系,继续观察生物膜的生长及微塑料添加剂的释放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研究微塑料添加剂释放与生物膜形成互作效应的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网状装置包括但不限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玲芳房怀阳林澍李伟杰萧洁儿唐嘉良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