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去污沾染含铀放射性污物的织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放射性去污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去污沾染含铀放射性污物的织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核技术的快速发展,核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核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其中,技术人员配套的服饰表面沾污的放射性物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存在不利影响,放射性织物通常包括细纱手套,衬衣,衬裤,连体服,鞋套等。U
‑
235、U
‑
238等作为核燃料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典型核素,是织物表面较为常见的放射性污染物,如何高效的对沾有放射性污染的织物进行去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0003]目前,核工业中被污染织物的去污方法是采用水介质进行洗涤,去污效果较差,难以将沾污织物的放射性水平降低至国家豁免标准,且会产生大量二次液体废物,故需要对废弃织物进行专门的处理与处置,给后处理带来巨大的负担。为此,需要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去污方式来对放射性织物进行处理。超临界CO2去污是一种新兴、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去污沾染含铀放射性污物的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1:将沾染含铀放射性污物的织物置于清洗釜中,向清洗釜内加入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磷酸三丁酯(TBP)或者磷酸三丁酯与HNO3的混合溶液;步骤2:将液态CO2通过增压泵充入清洗釜内,使清洗釜内CO2达到设定压力,同时利用恒温器将釜内CO2加热至设定温度,使釜内CO2达到超临界状态;步骤3:开启清洗釜内搅拌器,利用超临界CO2清洗织物沾染的含铀放射性污物,清洗完成后,将载带放射性污物的CO2导入分离釜,通过降低压力使CO2与放射性污物分离,并将CO2导入储罐循环利用;步骤4:打开清洗釜,取出织物,即完成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添加剂与清洗釜内腔体积比为(0.001~0.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磷酸三丁酯与HNO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云,吕慧涛,胡彬,李天宇,姜涛,高建章,陈佳琪,马福秋,颜永得,朱李盼,刘梦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