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锂极片的制备方法、预锂极片及含该预锂极片的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78088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锂极片的制备方法、预锂极片及含该预锂极片的电池,所述极片包括含有多孔结构的负极片,该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覆于该集流体上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活性材料层,包括:(1)将有机化合物涂布于负极片的多孔活性材料层表面,得到待预锂负极片;(2)将待预锂负极片与含锂材料覆合、分离,得到所述预锂极片;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为20℃~100℃,在常温下呈固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有效缓解了预锂时负极片的脱粉现象。锂时负极片的脱粉现象。锂时负极片的脱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锂极片的制备方法、预锂极片及含该预锂极片的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预锂极片的制备方法、预锂极片及含该预锂极片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的特点。高能量负极材料的引入,例如纳米硅负极、硅碳负极、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由于其理论能量密度高,可达到3600~4200mAh/g,可以满足目前对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的要求。但是其化成时负极界面形成的SEI(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会消耗掉从正极脱嵌的锂离子,并降低电池的容量,使得其首次充放电效率均较低,只有60~70%。为提高其首次充放电效率,通常通过预锂技术补充其首次充放电的活性锂损失。
[0003]但是,在采用锂硅合金粉末、锂粉、锂带与负极进行固相覆合预锂时,会因为负极片嵌锂膨胀而发生脱粉现象,有脱粉现象的预锂负极在电芯制程或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微小粉末颗粒刺穿隔膜而导致电芯短路,从而造成成品电芯良率降低甚至引发电芯安全问题;另外,由于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极小厚度的锂层可以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锂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极片包括含有多孔结构的负极片,该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覆于该集流体上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活性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有机化合物涂布于含有多孔结构的负极片活性材料层表面,得到待预锂负极片;(2)将待预锂负极片与含锂材料覆合、分离,得到所述预锂负极片;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为20℃~100℃;所述有机化合物通过多孔结构进入活性材料层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覆合的时间为1~48h;所述覆合的温度不小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小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为25℃~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1,3

丙烷磺酸内酯、1,3

丙烯磺酸内酯、硫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荣丁泽鹏李文俊俞会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