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86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容错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容错服务器主体、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液冷组件以及风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容错服务器主体的环境温度,通过容错服务器主体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实现对液冷组件以及风冷组件的开启、关闭以及切换控制,进而满足在热量动态变化的电厂环境下,容错服务器主体在不同时刻的散热需求,以保障容错服务器主体的正常运行。务器主体的正常运行。务器主体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容错服务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容错服务器是基于容错技术的原理,采用硬件全冗余的技术,在两套硬件之间通过独立芯片和软件保证故障时及时切换的服务器。当容错服务器系统中出现数据或文件丢失及损坏时,容错服务器系统可自动恢复到损坏前的正常状态,以确保服务器正常使用,用以体现服务器对错误的容纳能力。当前应用在电厂环境的容错服务器的散热调节能力以及散热效率不足,导致在热量动态变化的电厂环境下,服务器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及电厂应用场景的适用性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所述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容错服务器主体、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液冷组件以及风冷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信号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容错服务器主体的环境温度;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分别与所述液冷组件和所述风冷组件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壳设置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的周向外侧;所述液冷组件围绕所述第一保护壳背离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保护壳设置于所述液冷组件背离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所述风冷组件与所述第二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风冷组件对准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设置。本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容错服务器主体的环境温度,再利用容错服务器主体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实现对液冷组件以及风冷组件的开启、关闭以及切换控制,进而满足在热量动态变化的电厂环境下,容错服务器主体在不同时刻的散热需求,以保障容错服务器主体的正常运行。
[0004]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的内部。环境温度包括容错服务器主体的内部运行环境温度以及外部放置环境温度,通过将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容错服务器主体的内部,可获得精准的容错服务器主体内部硬件在运行时的环境温度,进而提升本技术的散热效率。
[0005]可选地,所述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在容错服务器主体上设置手柄,方便了容错服务器主体置入或者取出所述第一保护壳的操作。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壳上设置有散热孔。本技术的第一保护壳设置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和液冷组件之间,实现了容错服务器主体和液冷组件之间的空间隔离,方便了容错服务器主体的置入第一保护壳或者取出第一保护壳的操作,进一步地,第一保护壳上的散热孔保证液冷组件对容错服务器主体的散热效率。
[0007]可选地,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单根液冷管,所述液冷管平行缠绕于所述第一保护壳背离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的一侧。单根液冷管的液冷组件成本低、易控制。
[0008]可选地,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多根液冷管,所述液冷管平行排布于所述第一保护壳
背离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的一侧。本技术通过控制对不同液冷管的开启与关闭,实现了对容错服务器主体不同位置处的针对性液冷散热;同时,多根液冷管所组成了液冷组件中,单根液冷管的循环路径短,散热效率高。
[0009]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保护壳上设置有液冷管出入口,所述液冷管出入口用于协助所述液冷管在第一保护壳上的排布放置。通过在第二保护壳上设置有液冷管出入口,协助液冷管在第一保护壳上的排布放置,有效缩减了本技术的整体体积。
[0010]可选地,所述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还包括液冷管阀和液冷管阀控制器;
[0011]所述液冷管阀与所述液冷管固定连接,所述液冷管阀用于控制所述液冷管内的冷却液的流通;所述液冷管阀控制器与所述液冷管阀固定信号连接,所述液冷管阀控制器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信号连接,所述液冷管阀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信号,所述液冷管阀控制器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液冷管阀的开启和关闭。
[0012]可选地,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多个风冷散热器,多个所述风冷散热器等距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壳上,多个所述风冷散热器均对准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设置。多个风冷散热器提升了本技术的散热效率。
[0013]可选地,所述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于第二保护壳背离所述液冷组件的一侧,所述防护网与所述风冷散热器固定连接。防护网能有效地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颗粒、杂物等进入容错服务器主体的内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结构第一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结构第二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结构第三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多根液冷管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软件或方法。
[0020]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21]当前应用在电厂环境的容错服务器的散热调节能力以及散热效率不足,导致在热量动态变化的电厂环境下,服务器容易损坏。针对电厂应用场景的适用性需求,本技术
提供了一种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容错服务器主体1、第一保护壳2、第二保护壳4、液冷组件3以及风冷组件5;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1信号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容错服务器主体1的环境温度;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1分别与所述液冷组件3和所述风冷组件5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壳2设置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1的周向外侧;所述液冷组件3围绕所述第一保护壳2背离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保护壳4设置于所述液冷组件3背离所述第一保护壳2的一侧;所述风冷组件5与所述第二保护壳4固定连接,所述风冷组件5对准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1设置。本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容错服务器主体1的环境温度,通过容错服务器主体1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实现对液冷组件3以及风冷组件5的开启、关闭以及切换控制,进而满足在热量动态变化的电厂环境下,容错服务器主体1在不同时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容错服务器主体、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液冷组件以及风冷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信号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容错服务器主体的环境温度;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分别与所述液冷组件和所述风冷组件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壳设置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的周向外侧;所述液冷组件围绕所述第一保护壳背离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保护壳设置于所述液冷组件背离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所述风冷组件与所述第二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风冷组件对准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上设置有散热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单根液冷管,所述液冷管平行缠绕于所述第一保护壳背离所述容错服务器主体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式散热的容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艾桦牛兴伟陈晓萌库国亮丁哲贺超贾越纪晨雨杨佳新王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高安屯燃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