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除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78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7
涉及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旋流除垢装置,包含旋流器,旋流器位于侧切进料口下方的上部圆筒段内,设有沿上部圆筒段轴向间隔布置的多层电解除垢器;电解除垢器包含至少三个沿上部圆筒段周向均匀环设的除垢电极组件,除垢电极组件包含总导线和内板面与上部圆筒段内壁对应可拆卸密封连接的固定板壳,固定板壳的内板面插装有多个间隔并排的电极板,电极板的板面与上部圆筒段的轴向垂直,总导线的一端密封穿过上部圆筒段和固定板壳,并与多个电极板电连,总导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控装置连接;该旋流除垢装置不仅能够增加水除垢效果,而且能够提高清理电极淤垢的效率。能够提高清理电极淤垢的效率。能够提高清理电极淤垢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除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流除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电解除垢是将正负电极插入循环水中,利用水及水中矿物质的电化学特性,通过电解来调节水中矿物质的平衡,而实现阻垢、防腐和防治微生物的目的;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负极电极上会淤积较多的水垢,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电解效率,现有技术中不论是采用机械刮板、超声波,还是采用电极正负翻转的方式进行清理淤积的垢渍,都不可避免的会把清理掉的垢渍又排入的循环水中,目前解决的办法,要么是停掉循环,拆下电极进行处理,要么是停掉循环,把含有垢渍的水排掉,但会影响循环水的影响,也降低了除垢效率,再或者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管路切换来分时电解和除去淤积的垢渍,但又会增加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除垢装置,不仅能够增加水除垢效果,而且能够提高清理电极淤垢的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旋流除垢装置,包含旋流器,所述旋流器位于侧切进料口下方的上部圆筒段内,设有沿上部圆筒段轴向间隔布置的多层电解除垢器;所述电解除垢器包含至少三个沿上部圆筒段周向均匀环设的除垢电极组件,所述除垢电极组件包含总导线和内板面与上部圆筒段内壁对应可拆卸密封连接的固定板壳,所述固定板壳的内板面插装有多个间隔并排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的板面与上部圆筒段的轴向垂直,所述总导线的一端密封穿过上部圆筒段和固定板壳,并与多个电极板电连,所述总导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控装置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电解除垢器设有两层或三层。
[0007]进一步,所述除垢电极组件包含一体罩设于固定板壳外板面中央的柱形罩,所述总导线的相应端穿过柱形罩外端面后与插装入固定板壳的电极板相应端电连;所述固定板壳外板面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上部圆筒段的相应筒壁设有对应柱形罩外端穿过的定位孔,以及对应螺纹孔穿设螺钉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固定板壳外板面外缘一周与上部圆筒段的相应内筒壁之间设有密封垫。
[0008]进一步,所述电极板与固定板壳的插装处通过防水胶密封。
[0009]进一步,所述相邻两电极板远离固定板壳的端部通过辅撑板支撑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旋流器的底端出口设有沉积罐。
[0011]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公开的旋流除垢装置,利用旋流器来代替传统的电解水箱或电解槽,将除垢电极组件安装于旋流器的上部圆筒段,并能够根据电解除垢需求进行多级多层布置,旋流器本身也具有离心分离除垢的效果,不仅增加了总体水处理的效果,而且在除垢电
极组件控制电极正负反转,清理负极上的淤垢时,不需要额外停止循环,因为除掉的淤垢能够被旋流器直接从底端排出,提高了排除淤垢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所述电解除垢器安装俯视示意图。
[0015]图中:1、侧切进料口;2、上部圆筒段;3、除垢电极组件;301、电极板;302、柱形罩;303、总导线;304、固定板壳;4、螺钉;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与本技术的附图对应,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0017]结合附图1

2所述的旋流除垢装置,包含旋流器,旋流器的底端出口设有沉积罐,用于收集旋流器底端出口的水垢;旋流器位于侧切进料口1下方的上部圆筒段2内,设有沿上部圆筒段2轴向间隔布置的多层电解除垢器,根据需要,电解除垢器设有两层或三层,因为进入旋流器的水流会旋转向下,因此在水流方向上,根据水垢处理需要来设置多层级的电解除垢器;
[0018]电解除垢器包含至少三个沿上部圆筒段2周向均匀环设的除垢电极组件3,除垢电极组件3包含总导线303和内板面与上部圆筒段2内壁对应可拆卸密封连接的固定板壳304,防止向固定板壳304内渗水,固定板壳304的内板面插装有多个间隔并排的电极板301;根据需要,电极板301与固定板壳304的插装处通过防水胶密封,利用防水胶进行防水处理;此外,相邻两电极板301远离固定板壳304的端部通过辅撑板支撑连接,防止电极板301被水流冲击变形;电极板301的板面与上部圆筒段2的轴向垂直,由于水流是旋转向下,这样设置保证水流较为顺畅,降低干扰;总导线303的一端密封穿过上部圆筒段2和固定板壳304,并与多个电极板301电连,总导线30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控装置连接,防水总导线303内含多个导线单元,分别与多个电极板301进行连接,用于正负电极控制;
[0019]根据需要,除垢电极组件3包含一体罩设于固定板壳304外板面中央的柱形罩302,总导线303的相应端穿过柱形罩303外端面后与插装入固定板壳304的电极板301相应端电连,这样连接能够提高防水效果,防止漏电;固定板壳304外板面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螺纹孔,上部圆筒段2的相应筒壁设有对应柱形罩302外端穿过的定位孔,以及对应螺纹孔穿设螺钉4连接的连接孔,固定板壳304外板面外缘一周与上部圆筒段2的相应内筒壁之间设有密封垫5,通过柱形罩302进行插装定位,利用螺钉4进行可拆卸连接,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不会影响对除垢电极组件3的更换维护,采用密封垫5起到密封和连接缓冲的作用。
[0020]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旋流除垢装置,能够将循环水流接入旋流器的侧切进料口1,并最终从溢流管流出,在这个过程中即能够利用旋流器和除垢电极组件3来清理水垢,而且在控制除垢电极组件3正负电极反转后,也能够利用旋流器对负极淤垢进行分离处理。
[0021]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
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上述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除垢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旋流器,所述旋流器位于侧切进料口(1)下方的上部圆筒段(2)内,设有沿上部圆筒段(2)轴向间隔布置的多层电解除垢器;所述电解除垢器包含至少三个沿上部圆筒段(2)周向均匀环设的除垢电极组件(3),所述除垢电极组件(3)包含总导线(303)和内板面与上部圆筒段(2)内壁对应可拆卸密封连接的固定板壳(304),所述固定板壳(304)的内板面插装有多个间隔并排的电极板(301),所述电极板(301)的板面与上部圆筒段(2)的轴向垂直,所述总导线(303)的一端密封穿过上部圆筒段(2)和固定板壳(304),并与多个电极板(301)电连,所述总导线(30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控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除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解除垢器设有两层或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除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除垢电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葳普海宝晁海崔梦蝶唐苏金郭敬
申请(专利权)人:源水洛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