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61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开启多孩扫风模式;步骤S2:检测各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根据每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得到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每个儿童时形成的扫风角;步骤S3:根据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度,设定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所述扫风角的时间比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空调无法根据儿童房间中各个儿童的身体朝向调节舒适的吹风状态的问题。体朝向调节舒适的吹风状态的问题。体朝向调节舒适的吹风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空调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卧室空调搭载了各种智能传感器,尤其是针对儿童睡眠监测的智能空调搭载了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可通过监测儿童睡眠情况调整空调模式。但是,现有的检测和控制方式应用于多人场景时,通常只能根据每个人的身高等参数调节空调器的送风状态,对于多动的儿童来说,其睡姿和身体的朝向经常变化,此时采用同样的吹风状态会导致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为现有空调无法根据儿童房间中各个儿童的身体朝向调节舒适的吹风状态。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开启多孩扫风模式;步骤S2:检测各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根据每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得到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每个儿童时形成的扫风角;步骤S3:根据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度,设定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速度。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可以确定儿童实际能够获得空调送风的角度,即扫风角的大小,扫风角越大,则扫风过程中儿童获得空调送风的时间越长,扫风角越小,则扫风过程中儿童获得空调送风的时间越短,因此,根据扫风角的角度大小调节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扫风角的角速度,可以使睡姿为任意方向的儿童都得到舒适的吹风效果。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根据每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得到每个儿童的头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一距离L1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距离L2,计算所述第一距离L1和所述第二距离L2的距离平均值L
m
;所述步骤S3还包括:根据所述距离平均值L
m
,设定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
[0008]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儿童头部和脚部的相对空调的距离平均值L
m
不同,所需的风量也不同;距离平均值L
m
越大,采用更大的第一风量P1,可以使远处的儿童也获得相对舒适的吹风效果,而较小的第一风量P1,可以避免近处的儿童受冷影响身体健康。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判断每个儿童的头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一距离L1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距离L2的大小关系;所述步骤S3还包括:若|L1‑
L2|≤K1,维持所述第一风量;若L1‑
L2>K1,提高所述第一风量;若L2‑
L1>K1,降低所述第一风量;其中,K1为距离差阈值。
[0010]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对比儿童的头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一距离L1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距离L2的大小关系,可以反映儿童睡觉的朝向,根据儿童头部的朝向调节风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舒适性,避免以较大的风速直吹头部,影响身体健康;其中,设置距离差阈值K1,避免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的始终无法达到相等值情况下,空调器反复调节第一风量,浪费能源。
[0011]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4:判断各个所述扫风角是否存在重叠区域,若是,则根据发生重叠的多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调节所述重叠区域时的第二风量P2。
[0012]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扫风角存在重叠区域时,即在空调的该方向上同时可以吹到多个儿童,此时改变风量可以保证该方向上每个儿童都能获得合适的吹风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还包括:若所述重叠区域只有儿童的头部时,所述第二风量P2取发生重叠的多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的最小值;若所述重叠区域同时有任意儿童的头部和任意儿童的脚部时,所述第二风量P2取发生重叠的多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的平均值;若所述重叠区域只有儿童的脚部时,所述第二风量P2取发生重叠的多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的最大值。
[0014]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儿童头部对冷风比较敏感,在重叠区域中,空调同时吹到多个儿童的头部时,第二风量P2取第一风量P1的最小值可以避免任意一个儿童受冷;空调同时吹到任意儿童的头部和任意儿童的脚部时,第二风量P2取第一风量P1的平均值可以兼顾健康和舒适性;空调同时吹到多个儿童的脚部时,第二风量P2取第一风量P1的最大值可以有效保证舒适性。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还包括:根据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度,计算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度倒数的比例,得到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速度比例;根据空调器的风档确定角速度初始值,根据所述角速度初始值以及所述角速度比例,确定各个所述扫风角的对应的所述扫风板的角速度。
[0016]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扫风角的角度倒数的比例确定扫风板经过扫风角的角速度比例,空调器的扫风板能够在每个扫风角停留相同的时间,保证各个扫风角对应的儿童均能够获得足够的吹风效果;根据风档确定角速度初始值,使得各个扫风角对应的所述扫风板的角速度能够更具实际的制冷或制热需求进行调整,更加灵活。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对各个儿童进行人脸识别;所述步骤S3还包括:根据预设的各个儿童的吹风喜好,调节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速度。
[0018]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儿童的吹风喜好进一步调节扫风板的角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空调器直吹儿童时的舒适性。
[0019]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5:判断各个所述扫风角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区域,所述空调器在所述间隙区域的第三风量P3,取所述间隙区域相邻的两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中的较小者。
[0020]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扫风角之间的间隙区域持续吹风可以避免儿童房内的温度发生明显波动;而空调器在间隙区域的第三风量P3取相邻的两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中的较小者,可以有效节省能源。
[002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开启多孩扫风模式,检测各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根据每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得到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每个儿童时形成的扫风角;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度,设定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所述扫风角的时间比例。
[0022]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检测模块检测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可以确定儿童实际能够获得空调送风的角度,以及儿童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控制模块根据扫风角的角度大小调节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扫风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开启多孩扫风模式;步骤S2:检测各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根据每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得到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每个儿童时形成的扫风角;步骤S3:根据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度,设定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所述扫风角的角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根据每个儿童的头部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位置,得到每个儿童的头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一距离L1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距离L2,计算所述第一距离L1和所述第二距离L2的距离平均值L
m
;所述步骤S3还包括:根据所述距离平均值L
m
,设定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板经过各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判断每个儿童的头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一距离L1和脚部相对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距离L2的大小关系;所述步骤S3还包括:若L1‑
L2≤K1,维持所述第一风量;若L1‑
L2>K1,提高所述第一风量;若L2‑
L1>K1,降低所述第一风量;其中,K1为距离差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4:判断各个所述扫风角是否存在重叠区域,若是,则根据发生重叠的多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调节所述重叠区域时的第二风量P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若所述重叠区域只有儿童的头部时,所述第二风量P2取发生重叠的多个所述扫风角的第一风量P1的最小值;若所述重叠区域同时有任意儿童的头部和任意儿童的脚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森王妍姜丽蓉徐科王俞辉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